中國安徽省,深夜。
整片大地都已經陷入了黑暗。但是在某些特殊人群眼中,在黑暗的一角,卻放射著人眼看不見的光芒,仿佛懸掛在夜空中的明月落到了人間。
光芒的中心位於黃山的一座山峰之上。這座山峰並不是黃山七十二峰之一,事實上,長年不散的雲霧讓它從未在常人的視野裏出現過。在山腰之中有一個奇異的法陣,正放射出耀眼的青白之光。
此陣外圈圓形,內圈四方,象征天圓地方;周圍隱約有各類上古奇獸相互撕殺,時明時暗,代表遠古洪荒血脈相傳;陣中不斷有無數通體發光的符篆生出,向上升起,尚未碰到屋頂便四下飛散,仿佛諸事無常,瞬間生滅,正是道家失傳已久的上古奇陣――破虛。
陳宇靖微閉雙眼於陣中盤膝而坐,身旁環繞著二把奇劍,形狀各異,懸空而立,距陳宇靖的距離皆為三尺三寸。
左方一劍,劍身由柄自尖仿佛紫金打造而成,劍身布滿因折疊百煉而產生的紫色花紋,花紋自然形成大小七顆星紋,沿劍脊一字排開,劍身上有二個鳥篆銘文――“卻邪”;右方一劍,亮如銀、明如鏡,劍身花紋細如魚鱗,隱而不現,無尖無鋒,通體呈現八棱,劍身上也有二個鳥篆銘文――“真剛”。這二柄劍,竟然是已經失蹤二千五百餘年的神劍:越王八劍中的二柄。
越王八劍各有異能神通。據《拾遺記?卷十?諸名山》記載:“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煉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劍利,土亦鋼而精。至越王句踐,使工人白馬白牛(白為西方色)祠昆吾之神,采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
第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晝暗。金,陰也,陰盛則陽滅。
第二名“斷水”,以之劃水,開即不合。
第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
第四名“懸翦”,飛鳥遊過,自觸其刃焉。
第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
第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
第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
第八名“真剛”,以切玉斷金,如削土木矣。
以應八方之氣鑄也,鬼神共忌。”
這八劍原本為劍修一派中的劍心宗第三代宗主範蠡所有,當年越王勾踐為向吳王夫差報仇,舉傾國之力鑄八神劍為禮,邀範蠡出世相助。越滅吳後,範蠡攜八劍及西施泛舟歸去,百年後終於借神劍之力,羽化飛升。這八柄神劍便留在宗門,數千年以來,始終無人能用。陳宇靖幼年時偶遇劍心宗第十六代宗主劍邪任道一,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越王八劍,被收歸門下,至今已逾十年。
劍心宗講究以心禦劍,以劍求道,練到極至足以肉身成聖。隻可惜近幾百年來,地球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靈氣大減,各門各派的修行均事倍功半。劍心宗原本就是看重個人天賦,心法極難,陳宇靖除了初得越王八劍之時,借神劍破封之力將本門獨門心法――如意訣,直接突破到三層外,這十年磨煉,竟是難有寸進,禦劍範圍也隻在三米之內,照這樣下去,終其一生也未必能有所進展,更談不上羽化飛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