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會兒呆,魏紫才接著看順治的文成武略。這裏的順治真是個能人,做了好多於國於民有利的好事,魏紫估計,他應該也是穿來的,比魏紫知道的順治多活了十幾年,當了二十四年皇帝,且看他頒布的那些規則,本土人士絕對想不出來,比如說廢除纏足,比如允許滿漢通婚。
順治並沒有命令禁止纏足,隻是規定家有纏足女者不允許出仕,且這個“家有纏足女”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正妻、妾侍、女兒以及下人,宮中會不定時派嬤嬤到各家檢查,發現者一律除官。最初這條命令引起了眾多人的反對,但是順治的解釋非常無賴:我又沒說不讓你們纏足,我隻要求我的官員家女眷不許纏足而已,不想遵守這一條,不要當官就是。他這麼一說,反對者們還真不知說什麼好,原本他們是拿著製度啊傳統之類的當理由的,人家順治也沒反對你們尊重傳統,想纏足隨你便,隻要不當官就行,你想兩頭都占,可沒這美事。反對的最厲害的大都是讀書人,要他們為了這事放棄仕途,能做到的不過十之一二。
從順治五年頒布這一條命令一來,反對者層出不窮,但是男人們總是把自己的前途看的更重些,漸漸的反對聲浪越來越低,到了康熙年間,絕大部分人已經認同這一點,即便是那些不當官的富家翁們,也要為子孫考慮,纏足之風基本幾乎絕跡。
看了這些,魏紫恍然,怪不得自己娘家老媽那麼傳統一個人,女兒的名字都不給起,對女兒的教育總是以貞靜為主,把女四書封為最高指導思想,這樣一個女人也沒有給女兒纏足,魏紫深深感謝已經作古的順治同誌。
不過,半個小時之後,魏紫又開始咒罵起順治同誌來,看那架勢,恨不得把順治從墳墓裏拉出來鞭屍,因為順治製定的選秀製度。
順治這個腦子抽風貨,把滿蒙漢三族各自劃分八旗,三族關係平等,當然,說是這樣說,實際上滿人的地位要高出一線,但因為並不嚴重,也沒有引起漢人們的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順治規定,凡是四品以上官員,家中女兒均要參加選秀,選中的由皇室做主指婚,撂牌子的自由婚配,唯一能夠免選的是家中無子隻有一個女兒。很明顯林家不符合免選條件,家裏的兩個女兒都要參加選秀。
魏紫看過很多清穿小說,對皇帝的指婚非常懷疑,在他們眼中,聯姻大都出自政治需要,女子們的幸福則並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魏紫可不想她的女兒所嫁非人,不由苦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