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心中的鬱結稍稍散了點,她上輩子就是聽魏紫話長大的,對魏紫有一種盲目的信任,既然魏紫打了包票,她再沒有不相信的,又聽魏紫描繪的好,心中也升起些期待,倒把那出家的念頭趕到九霄雲外。
等到下午惜春和迎春、探春一起回家時,兩人都察覺惜春好像有什麼變化,可要她兩個說,她們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回家後又觀察一段時間,沒發覺惜春有異常之處,也就放下了。
魏紫其實在此之前就想過惜春的終身,她對惜春知之甚深,知道她就是個心軟善良沒主見的,比迎春強在性子沒那麼懦,這樣的個性,需要有人不時在身邊提著,她早打算好,就這兩年,要想法子給惜春送去幾個得用之人,好給她當個幫手。
至於惜春的夫家,魏紫也有了腹稿,隻是現在惜春年紀好小,還不到拿到明麵上的時候,她已經有一個妥善的計劃,她和惜春兩輩子感情,無論怎樣也要盡力護她周全,隻是她沒想到,惜春竟有出世的念頭,惜春年歲還小,她活了這麼多年還能不知道,佛門就真是清淨地了?自欺欺人而已!廟也好,庵也好,藏汙納垢的多了去了,就像原著中的饅頭庵,能養出跟人私通小尼姑的庵堂,能是什麼好地方?
也就是惜春不知道,才會有這個心思,魏紫心想,虧得今兒說到這兒了,她才探得惜春之心,方能早早勸解,不然,真讓她存了心,那丫頭雖素來聽話,可一旦立定主意,也是個死倔脾氣,真怕到時候扭不過來,豈不是誤了她一輩子?
想到這裏,魏紫是一陣陣後怕,暗自決定要加快腳步,自去找林海商議不提。
轉眼又是一年中秋,林家因少了個林璟,顯得更冷清些,魏紫不免感歎幾句,她倒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是老人家喜歡熱鬧而已,可聽在別人耳朵裏就有些不是滋味。
劉淑嫻算起來進門已經三年有餘,到現在肚子也沒一點動靜,雖說沒人說過什麼,她自己心裏卻過不去,若不是林家有不納妾的規矩,隻怕她都忍不住給林晗納一個了,這女人啊,沒能生個兒子出來,不但沒有依靠,更是挺不直腰杆,饒是劉淑嫻心性豁達,也不能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