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雙喜臨門(1 / 2)

太上皇明明白白下了逐客令,皇上也不好死皮賴臉的耗著不走,但是他也不會白放著胤禛清閑,捎帶手就把胤禛和那位皇子一起帶走,算是還了一個清靜空間給這些老人婦孺。

和姝是太上皇親孫女,自然而然的走到太上皇身邊,扶著他往園子裏走,魏紫和林妹妹緊隨其後,林妹妹有樣學樣,也想攙著魏紫,魏紫卻自覺身體強健,不過是平地上走幾步,還沒到需要人攙扶的地步,甩開她的手,一個人走的穩穩當當。

四人緩步走進園子,在避風處坐下,麵前擺著幾十上百盆鮮花,姹紫嫣紅好不熱鬧,魏紫一問,才知道是在玻璃花房裏專門培育出來的,不免暗自腹誹皇家的奢侈,太上皇說要送她幾盆時,她卻毫不推辭,反正不用花自己家的錢,不要白不要,興致勃勃的拉著林妹妹挑了十來盆,準備回去時一起帶著。

太上皇心情大好,詩興大發,和林妹妹、和姝三人一起做了好幾首詩,魏紫素來沒這個才情,隻管在一邊看熱鬧,糕點水果沒少下肚,連午飯都沒正經吃。

林妹妹與和姝兩個整理謄寫他們做的詩詞時,魏紫和太上皇坐在一邊看著,魏紫問:“和姝今天過來,是你讓她來的,還是雍親王帶她來的?”

太上皇說:“我那麼多孫子孫女,哪兒能單獨叫哪一個過來,還不是胤礽,他自己女兒少,現在成年的隻有敦恪一個,前兩年嫁到土默特去了,除此之外,隻有一個淑慎,與和姝同年,皇室貴女撫蒙古是舊例,如今蒙古各部落勢力被消減大半,更要下嫁公主予以安撫,現今有好幾個部落需要聯姻,可胤礽隻有一個適齡女兒,就把主意打到他那些兄弟頭上,老四隻和姝這一個嫡女,自是舍不得她遠嫁,就想著到我這兒吹吹風,把和姝送過來陪我來了。”

和姝可是魏紫的嫡親外孫女,別說胤禛和林溪舍不得,魏紫也舍不得,何況遠嫁蒙古的公主們,曆來無子早逝的多,這等為國奉獻的機會,還是讓給別人的好。不要怪魏紫自私,每個人都這樣,她就是一普通人,隻能顧上自己的小家,沒有為國為民的廣闊胸懷。

“雍親王家孩子少,心疼些在所難免,不如看看別人家有沒有合適的吧,和姝還是留京比較好。”魏紫跟太上皇說話從不知客氣為何物,直接說出心中所想。

太上皇笑笑:“我就知道你會舍不得,可你也要想想,老四和胤礽關係最好,有什麼好事都是第一個輪到老四,可一到需要付出的時候,老四卻退後了,你讓胤礽的其他兄弟怎麼想?就是老四以後也不好在兄弟間立足,何況,胤褆等人家都有女兒遠嫁,老四家的和佳已經留在京城,和姝勢必不好再留京的。其實老四心裏都明白,他所求不過是讓和姝嫁的近些,或是婚後能夠留京,胤礽先已允了他,不然,你以為憑他那個拗性子,怎麼肯輕易回去?”

魏紫不免歎道:“都說皇家女兒尊貴,卻不知這尊貴也是有代價的,照你這麼說,和姝勢必要嫁到蒙古,隻能盡力爭取成親後多在京城住些時日,可對?”

“你也不必太過擔心,蒙古那邊又不是不毛之地,不過是沒有京城繁華些,但對女子的約束要少得多,和姝如果會經營的話,可能比在京過的還要自在,而且,遠嫁蒙古的公主郡主,曆來有在京待產的習俗,每年也都能回來省親。我瞧著和姝性格裏頭軟中帶硬,做事自有主張,定然不會被人欺了去,且她如今年紀還小,離出嫁最少還有五六年,早早開始學習蒙古那邊的習俗,再沒有不妥之處,你還是把心放回肚子裏吧。”

魏紫知道,牽扯到政治層麵的東西,就不是她能夠改變的,也隻能不甘不願的認了,就像當初,太上皇給林溪指婚,她明明不願意女兒嫁到皇家,卻也不能抗旨,好在這些年林溪和胤禛過的和和美美,雖有幾個妾侍,並未影響他們的夫妻感情,她心裏才好過些。

而和姝跟她又遠了一層,雖叫她一聲外祖母,卻是實實在在的皇家人,原本她能插手的地方就不多,縱是心中難受,也不好表露出來,反讓小輩們跟著擔心,隻好打起精神,權當沒這回事,樂嗬嗬的和孫女外孫女一起品詩賞花,一天過得倒也樂業。

後來魏紫才知道,和姝對遠不遠嫁的並沒有多少抵觸心理,人家看的比魏紫明白多了,心態十分良好,即使嫁到遙遠的北蒙古去,仍用心經營自己的小日子,與額駙的感情也不錯,倒成了為數不多過的幸福的公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