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結局、一世靜好(2 / 3)

小瓜爾佳氏想想,建議道:“我覺得定國公家不錯,石彥的人品性情才學不用說,能通過老爺考察,自然都是好的,難得他上頭沒有父母,暖兒嫁過去就能當家做主,而且,聽說定國公早發過話,石彥成婚後就會分出來單過,也不用在大家子裏生活,他家大房二房也不好管侄兒房裏的事,一切不都是暖兒說了算麼!”

魏紫深覺有理,就想定下石彥,忽然又發現石彥這人性格上有些問題,也不是什麼缺點,就是他不大喜歡詩詞,是個十分務實的人,而林妹妹卻是那種頗具小資情調的人,她就喜歡如詩如畫的生活,沒事看看書做做詩,或是下下棋彈彈琴,最好能不食人間煙火,雖說魏紫一直對她進行潛移默化,也隻是讓她對人情來往多了些通透,不再沉浸在虛無縹緲中,不再視金銀如糞土,知道世事艱難,不會揮霍浪費,但是,她的處世態度擺在哪兒,要她精打細算是不可能的,要她學會一個大錢掰成兩半花更是妄想,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向來不遺餘力。

當然,林妹妹想過的精致生活林家供得起,給她選的夫家同樣供得起,但供得起是一回事,生活理念是另一回事,魏紫敏銳的察覺,隻怕林妹妹和石彥的差距,就是陽春白雪和下裏巴人的差距,石家哪怕不缺錢,他也不一定看得慣林妹妹對金錢的散漫。

當然,這一切都隻是魏紫的推測,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家長,總要把一切情況都考慮在內,因而她慎重的把自己的猜測跟小瓜爾佳氏說了,小瓜爾佳氏也有些怔愣,仔細想想,也承認魏紫說的在理,雖說石彥不一定會看不慣林妹妹的詩情畫意,但把一切不利因素扼殺在搖籃裏,總比發生了再去想轍解決的好。

小瓜爾佳氏又對比一下杜學敏和閆熠,這兩個性情倒都和林妹妹相合,但杜學敏是長子,相比較而言責任就大一些,從這方麵看,似乎是閆熠要好一點,但她剛失誤一次,現在就不好把話說死,隻稍微透露一下自己的感覺,這次倒和魏紫不謀而合。

兩人主意已定,當即通知林海去辦這件事。林海和閆鴻簡同朝為臣,關係也算不錯,但這種事作為女方家長,不好自己出麵,林海就轉而找了個和他兩個關係都不錯的同僚去探口風,閆鴻簡大約是心中有意,林海這邊發出個信號,他那邊馬上給出回應,沒兩天就讓他夫人到林家做客,雙方的會麵很是愉快,等她走時,兩家已經是心知肚明,隻等林妹妹走完選秀的過場,立馬就把婚事給定下來。

魏紫還記得前年太上皇老人家答應的事,親自上門找他說項,太上皇對林妹妹也極為關心,詳細問了閆熠的才學品性性情愛好等等,見沒什麼不妥之處,也就答應下來。

因為心中有數,林妹妹進宮參選時,明顯少了她姑姑姐姐們的那份擔憂和忐忑,雖然也有些緊張,比起她們那時的前途未卜卻要好得多,因而人也顯得鎮定的多。

隨後的事情完全按照林家的期望走了下去,林妹妹初選複選毫無懸念通過,留宮住宿時因有人關照,並沒受什麼大委屈,平平安安出得宮來。隨著皇上給皇子阿哥和宗室賜完婚,林妹妹和閆熠的賜婚旨意也就到了林閆兩家,閆家本來沒想到能得聖上賜婚這種榮耀,因而深覺榮幸,閆鴻簡也是朝中重臣,自知之明還是有的,自然知道他家還沒這種體麵,隻怕是沾了林家的光,因而深覺這門親結的好。

聖旨已下,兩家忙忙的擇了幾日下了小定,至於婚期卻並不著急,閆熠比林妹妹隻大兩歲,也不是急著成親的年紀,完全可以慢慢的走流程,拖個一二年不成問題。

林晗多有心啊,早在家裏選定閆熠時,就把他的畫像弄了來,閆熠賣相不錯,也是個斯文俊秀的小帥哥,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林妹妹見了畫像,早就羞紅了臉,神情卻是滿意的。

忙忙碌碌張羅一兩個月,林妹妹小定的事才落幕,魏紫重新閑下來,靜極無聊,忽然想起最早小瓜爾佳氏看好的石彥來,那個務實又有點刻板的性子,和千靈百巧的林妹妹固然不合,但配惜春卻是不錯,惜春也是個樸實的人,而且頗有小農思想,不會投機取巧,有錢隻會存起來,對物質生活也沒有太大追求,性子也溫和柔順,又隨分從時,嫁給誰都會跟人家好好過日子……魏紫越想越覺得這兩個人般配,忍不住想給他們牽個線。

惜春比林妹妹小兩歲,今年才十三,正好是一般人家議親的年齡,聽說賈珍的媳婦尤氏已經開始給她張羅親事了,當然,名義上是尤氏做主,其實都是秦可卿在操辦,尤氏基本插不上手,魏紫想來想去,林家一直和賈家關係不冷不熱,實在不好主動湊上去給惜春說親,她也不想讓賈家人誤會,以為她對他們家關注,少不得用些迂回手段。

石彥父母早亡,現今跟著祖父母過,他的婚事定要石昭老大人點頭才行,石昭的大兒媳婦出身宗室,與秦可卿的親生阿瑪是親姐弟,兩人感情自小不錯,當年秦可卿還在她家寄住過幾日,相處的跟親母女似的,石大太太正巧沒有親生女兒,對這個身世堪憐的侄女就多了幾分憐愛,雖然秦可卿身世不能曝光,兩人也沒斷了來往。

這天,秦可卿又來給她請安,兩人說著閑話,石大太太就問秦可卿這些天在忙什麼,秦可卿就抱怨道:“姑媽快別問了,我這些天都快煩死了!”

石大太太忙問緣故,秦可卿說:“姑媽您也知道,我們太太身子不好,一直不大到外麵應酬,這眼瞅著四姑姑要議親,她也起不來料理,一應事體都托付給我,我又能認識幾個人?也看好幾家,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我都快愁死了!”

石大太太不覺動了心,忙細問惜春的人品性情,秦可卿本就有意讓她幫忙,因而說得十分詳細,石大太太沉吟半晌,笑問:“你覺得我們家怎麼樣?”

秦可卿詫異道:“姑媽家自然是極好,老太爺現是國公,幾位老爺位高權重,姑媽家的表哥表弟都知道上進,日後必然前程似錦,這樣的家世再沒有可挑剔的,隻是,姑媽家表哥表弟們都已經成親了呀……”

石大太太含笑說:“我自然不會讓你姑姑給人做妾,你忘了我們家三房的彥哥兒了?老三夫妻走得早,剩下彥哥兒一個,我這做大伯母的很該關心關心。我聽著你說的,你那姑姑是個極溫柔和順的性子,為人處事也都來的,模樣又長得好,不瞞你說,我們家彥哥兒也是一表人才,才學品性都不差,配你姑姑,想是配得上的。”

秦可卿左右思量,這門親事若真做成,倒是自己家高攀,說不得親事做成,石家還能拉扯賈珍和賈蓉一把,心裏就先同意三分,隻是惜春的婚事她不好自專,說不得回去跟賈珍和尤氏彙報,最後還要賈珍點頭才算。賈珍聽了,也認同這門親事有利可圖,而且,石家家世門第根基都配得上,石彥聽說也不錯,把妹妹嫁給他,再合適不過,因而也不去訪察,直接點了頭,讓秦可卿從中周旋,務求早日把事情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