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加強成本管控、提升戰略采購比例等內容,對於眾多具有遠大理想的優秀地產企業而言已經成為共識。但是績效管理作為戰略的最直接的有效支撐,該如何去設計和構建呢?企業應該選擇哪些KPI?績效指標可以分為關鍵業績指標、職責評價、行為態度等不同維度。而其中關鍵業績指標是來自對企業總體戰略目標的分解,反映最能有效影響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驅動因素,側重考察當期績效、最終經營成果以及對經營成果有直接控製力的業務運作。因此,毫無疑問,製定具有針對性的績效考核指標體係是績效管理工作的重難點。成本和采購作為房地產企業中的重要專業部門,其關鍵業績指標的設定無疑是重中之重,因此關鍵業績指標的製定在支撐企業戰略、應對企業麵臨的挑戰的同時,應該直指成本和采購的業務核心,讓關鍵業務績效指標發揮一針見血的直接效用。
一、標杆房企成本與采購的常用KPI
1.風險監控——成本關鍵業務績效指標選擇的核心依據
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什麼?
我們回顧一下整個房地產企業成本管控的過程:在項目開發的關鍵環節設定目標成本,過程中係統實時自動統計動態成本;通過對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的比較,檢查、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管控項目成本的目的。成本管理涉及成本預測與決策、成本分解與計劃、成本執行、成本控製、成本分析和核算等職能,在業務過程中往往需要涉及對設計、工程、采購等業務部門的成本控製。
因此,成本管理部門的實質是風險監控者,利潤底線的支撐者。成本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保障和監控目標成本的執行控製。
2.資源整合——選擇采購關鍵業務績效指標的核心依據
采購管理的核心實質是什麼?
房地產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同時也是一個資源整合性的行業,從項目前期的產品規劃、項目策劃、設計、勘察、施工、材料、設備到廣告宣傳、園林綠化、裝飾等均需要采購。因而采購活動在地產企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對采購活動管理的成熟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品質和成本,直接影響項目的開發進度,企業因采購環節管理不到位、遲遲不能交房案例的屢見不鮮。
因此,采購管理的核心實質就是資源的整合者,強調的是資源整合的質量和效率。采購管理的關鍵績效指標可以從多快好省四個維度構建。
當然,上麵隻列出了成本及采購常見指標。在不同的企業,對於成本和采購管理關鍵業務績效指標的選擇各有差異,那企業該如何選擇上述指標呢?下一節我們重點介紹。
二、如何選擇匹配企業自身的KPI
原則一:指標的選擇通常是為了應對企業麵臨的挑戰
企業應該選擇哪些績效指標,是不是別人考核了我就應該考核?績效指標選擇的依據是什麼?我們從如下兩個案例來找答案。
案例1:Z企項目總“按時結算”考核指標的背後
Z企對項目總的考核指標中,成本管理指標僅三項,而“按時結算”就是其中一項,要求完工結算項目數據準確歸集及時率達100%。為什麼“按時結算”對Z企這麼重要?這背後其實是Z企前車之鑒的舉措。Z企早期發展粗放,一個項目完了以後按動態成本來算年度績效考核。某項目總負責的一個項目按這種模式考核,績效非常好。項目總拿了一筆豐厚的獎金,第二年又離職去了別的公司。但直到項目結算的時,集團才知道原來該項目存在2 000多萬的虧損!因此,集團決定將“按時結算”作為集團未來的管控關鍵點,並放到了項目總的考核指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