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奇人》第一冊單行本在華銷量出來之後,高橋五郎第一時間就通過渠道知道了,並且知道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信息。
首日零點之前,企鵝動漫網和長江出版社就決定了加印,加印數也定在了0萬冊,這是比首印還要大的數字,可見這兩方對《山海奇人》後續銷量有信心的同時,也暴露了他們之前確實低估了《山海奇人》的銷售能力的。
要知道,這首印18萬不是讓你一賣完的啊,而是準備持續買很長一段時間的。
確定加印,幾大電商平台都開放了預購。
高橋五郎發現就他所看到的可統計的數字,截止次日早上起來他準備敲開總編辦公室前,已經是超過5萬了。
也就是,除開首日銷量1萬以上,次日銷量依舊能夠維持在10萬左右,這樣的數據是非常不俗的。
就拿霓虹一些現象級漫畫來,那也不是一就能出現百萬銷量的,是需要長時間才能夠累積成出來的。
可能在首日銷量上會出現一個很可怕的數字,但次日會大幅度減少,然後靠著日積夜累達到百萬銷量。
可孟凡這……次日銷量表現比絕大部分漫畫都要強很多。
這讓高橋五郎有些意外,他本以為以孟凡現在在華夏的名氣,應該是第一銷量爆發然後次日就很快退去熱度了,沒想到會是這樣。
好奇之下,高橋五郎沒有立馬去找總編,而是通過各方渠道去收集這個原因。
收集過來的信息(精準未知)讓高橋五郎有些無法理解。
首先是華夏漫畫市場雖然已經慢慢壯大了但購買單行本的習慣性依舊很低,大部分人可以通過網上看到就不去購買實體書了,寧願在網站上打賞遠超過單行本價格的金額,也沒有不願意購買。
其次是華夏漫畫市場雖然已經很大了但相對於華夏人口基數而言還是很,特別看漫畫的人口比例不高,不拿影視劇、等來做對比,就拿動漫本身來,看動畫的人數要遠超過看漫畫的人數,很多人都看過海賊火影等動畫,但當中看過漫畫的比例是很低的。
換言之,以孟凡如今的人氣,網上應援的一片,但真轉化為漫畫的消費力比例不高,最多去網站翻一翻,所以網上點擊各方麵數據非常可怕,但實體銷量相對而言差了很多很多。再進一步,如果《山海奇人》已經動畫化了,那應援力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第三,就是因為這樣的人氣導致不少人去網站翻一翻,這不少人裏又有很部分人動了買一本收藏的念頭,所以後續銷量就又上來了。
而“這不少人裏的很部分”就能構成這樣的後續銷量,也是讓高橋五郎吃驚的。
總而言之,雖基於華夏市場對漫畫購買力的前提下依舊能夠做到這樣的銷量,且網上反響一片大好,這也是給了高橋五郎再次敲響總編辦公室大門去服他的一個理由。
拋開人氣,隻反響,沒有理由不移刊!
“高橋桑,你不用了。”
總編讓進辦公室的高橋五郎坐下,笑道:“你的提議沒有任何問題,《山海奇人》確實是有資格移刊到《周刊少年》上麵,實話,這其實對於銷量日益下降的《周刊少年》來也是一個機會。”
打了電話,很快又進來了幾個編輯。
總編將決定了出來,然後道:“接下來,我們來商量一下讓哪兩部漫畫停刊,或者是移刊到增刊上麵。”
討論商議,最終確定,高橋五郎再打電話將這個消息告訴孟凡就已經是四點多了,孟凡此刻正在回家的動車上。
“移刊到《周刊少年》上?”
孟凡聽到,自然高興,從增刊到三大少年漫,這對《山海奇人》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周刊少年》雖然發行量勉強維持在70萬左右,但依舊是霓虹發行量第二高的周刊,相比起增刊來,這是值得每一個漫畫家都高興的事情,孟凡也不例外。更多的稿酬尚在其次,最關鍵的還是能夠讓更多的漫迷看到華夏漫畫!
起稿酬,別看孟凡一個廣告代言都沒接,但這段時間依舊是在賺錢的,而且賺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