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群策群力可取長補短,達到“共贏”(1 / 2)

合作是天道,生物界中,越是高級的生物越懂得合作,這在生殖繁衍方麵特別明顯,如哺乳動物包括人在內,都需要雌雄結合才能培育出下一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樣能使雙方的基因進行互補。

生物學研究表明,較為高級的動物,其生殖細胞的基因隻有體細胞的一半,而另一半需要異性來補充,所以就出現了交配、受精等合作進行生殖的現象,假如一方的基因有某方麵的缺陷,另一方可以給予補充,取長補短,這樣的結合會產生更優良的生殖細胞,而繁育出的下一代才能更加完美、健全和有優勢。這是生物生存繁衍的一種自強和共贏之道,而這種自強和共贏之道是由合作來完成的。

不但在生理上如此,基於合作基礎上的群策群力也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一種生存之道,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我國新疆天山山區生活著一種叫山靈的鳥,是一種類似於百靈或雲雀之類的鳥兒,體形有麻雀兩倍大,但它並不在樹上作窩,而是和一種老鼠一同生活在洞穴之中。

與它同住一穴的鼠叫黃鼠,個頭比田鼠要大。它們很擅長挖洞。能在草叢裏拱起一座座小“鼠山”。這些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的鼠山,地下卻猶如迷宮一樣,洞洞相連,四通八達。這就是這些山靈與黃鼠共有的“家”。

天上飛的山靈為什麼要入住黃鼠地下的洞穴呢?因為這裏沒有樹木,山靈找不到安全的地方做窩。它們就隻能與那些在地下做窩的黃鼠爭地盤,搶占它們的洞穴為巢。

黃鼠在剛建好巢穴時,並不甘心在自己的地盤中與山靈共存,雙方也展開了一些爭鬥,誰也安生不了。但當它們的共同的天敵——菜花蛇出現時,它們卻發現了一個意外的收獲,即它們在一起時可以更有效地對付這種天敵的入侵。

當黃鼠與山靈分別單獨遭遇菜花蛇時,誰也拿它沒辦法,它們都鬥不過這種蛇,黃鼠的幼仔和山靈的雛鳥經常被它吞食。而對單個黃鼠來說,它的視力很不好,而菜花蛇的保護色又實在難於識別,因此黃鼠常常會遭到毒手。但山靈就不同了,它的眼力相當不錯,再加上反應敏捷,所以能及時發現菜花蛇。每逢菜花蛇來犯,山靈總是憑借著它出色的眼力,事先像一架預警機一樣飛起來喳喳亂叫;那些眼力不濟的黃鼠聞訊後,就趕緊招呼同伴入洞防禦菜花蛇,使它空手而歸。

因為山靈的入住,黃鼠們感覺安全係數比先前有了空前的提高。在與山靈的磨合中,黃鼠驚奇地發現了一個自己從來都不知道的秘密:容忍別人的存在,也可以於己有利。

大概也是從那一刻起,黃鼠開始心甘情願地讓山靈入住原本隻屬於它們的洞穴裏。本來它們是在天上飛和在地下鑽的兩種不相幹的動物,因為能群策群力,竟然共同提高了生存的能力,真是耐人尋味。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會發現其實生物界種有很多的這種現象,生物學家們稱之為“共生”。如凶殘的鱷魚也有合作夥伴,它雖然吃東西時一向來者不拒,卻獨不吃一種稱作“牙簽鳥”的雀類。鱷魚在飽食後常張著大嘴,任憑這種灰色的小鳥在它嘴邊啄食,幫它去掉嘴裏碎肉等殘留物,這使鱷魚感到很舒服,而小鳥也得到了食物。而在有危險來臨時,這些小鳥們就會鳴叫著一哄而散,使正在打瞌睡的鱷魚猛醒過來,做好應變的準備。在這一動物行為中,鱷魚給了小鳥食物,而小鳥既是鱷魚的牙科大夫和口腔保健醫生,又是鱷魚的忠誠衛士。因此它們能友好相處,共生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