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群策群力,由心開始(1 / 2)

春秋時期的晉國是個大國,實力與秦、齊不相上下。在晉國南麵有兩個小的諸侯國,一個是虞國,一個是虢國。虞、虢兩國同姓近支,關係很密切,又因為都是小國,近鄰唇齒相依,於是很早就訂有盟約,一旦兩國中的任何一方受到侵略,就互相派兵援救。長期以來,這兩個小國就用這種辦法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也沒有哪個強國能有實力一舉同時吞並這兩個國家。

晉獻公執政時,很想再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成為諸侯當中的霸主,眼光不由得就瞄上了鄰近的虞、虢兩個小國。但晉獻公也知道要吞並這兩個小國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晉如果襲擊虞,虢會出兵救援;晉如果攻擊虢,虞也會出兵相助,而自己的軍力又不足以一下吞並這兩個小國。

晉國大臣荀息知道晉獻公的想法後,就對他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占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然後我們再瞅時機消滅其中的一個,這樣另外一個也就好打了,現今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離間他們。”

當時晉國有兩件鎮國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璧,晉獻公每日都要駕騎良駒、賞玩美玉。荀息便建議晉獻公拿出這兩件鎮國的心愛寶物送給虞公。但晉獻公有點舍不得,苟息就說:“大王放心,隻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於是晉獻公就答應了。

接著晉國派出使節來到虞國,向虞公表達了兩國交好之意,並將兩件鎮國的寶物送給了虞公。虞公得到良馬和美璧,又自以為結交了強大的晉國,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

晉國拉攏了虞國後,就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很快就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也隻得答應了。

虞國大臣宮子奇聽說後馬上進宮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不能辦的,我們虞、虢兩國世代交好,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而且強國環臨,如果失去了虢國這個軍事上的盟友,以我們國家的弱小勢力,很快就會被別的強國所滅的!”

虞公卻說:“我們已經結交上了強大的晉國,現在晉國終於有求與我們了,我們怎麼也不能得罪啊,得罪晉國豈不馬上惹禍上身?為了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呢!”於是就同意了晉國使用虞國的道路進攻虢國,而虞、虢兩國也因次而斷交成了仇敵。

宮之奇眼看事已至此,不由連聲歎氣,他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不久後,晉軍順利的通過虞國道路,前往攻打虢國。因為沒有虞國的幫助,弱小的虢國很快就被晉國打敗並被占有。晉軍班師回國時,晉軍統軍大將裏克還把劫奪的部分虢國財產送給了虞公。虞公大喜過望,越來越認為結交晉國,放棄虢國是正確的選擇,就盛情款待晉軍大將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