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道門,地仙正一,乃是千年之前的謫仙,生而仙體,出於凡塵,受太上祖師親自接引,收回守正道門,視之極重。
九百年前,封神時代,與尚未成道的清原祖師,鬥過一場,惜敗一籌,心灰意冷,棄去仙體,從頭再來,另尋法門。
後來清原祖師成道,已成地,他自知再也無法追趕道祖的腳步,但是仙體已棄,隻得依照摸索出來的道路,逐步逐步往前行走。
九百年光景,無論是誰,哪怕是道元仙尊,也都認為,他走錯了路。
然而這一次,他踏破真仙,三十餘年,連破四境,距離第五境,似乎也僅半步之遙,顯然此法已然大成,厚積薄發。
“自棄仙體,自成仙道?”
蘇庭身上神甲覆蓋,金光綻放,左手鎮獄神刀,化出無窮雷霆,笑著道:“古往今來,不乏自棄仙道之人,其中佼佼者,一為白鶴童子,二為道玄仙翁,莫非前輩就要成為第三位?”
昔年白鶴童子,自毀仙體,自損道果,直至最後,都不曾得道,未有成仙,但他的劍,淩厲無匹,能斬真仙,已是下無敵。
至於道玄仙翁,在散仙之境時,封了仙體,抽了道果,從頭再來,創立了外丹成道之法,借用材地寶,熔煉一爐,化入自身,成就丹道,內外補益,踏足真仙。
古往今來,不乏散仙之輩,成就真仙無望,另尋別路,但能夠成功的,僅有此二位。另有一位,則創法失敗,重拾舊路,再入仙道。
但是更多的仙家之輩,卻在失去仙體,損毀道果之後,從此碌碌無為,無法得道成仙,隕落於歲月長河之中……哪怕到了最後,有著重拾舊路的念頭,卻也沒有能夠再度得道。
今日的正一,似乎走出了另一條仙道。
但這一條道,是否真的高過於他原先的謫仙大道?
咻地一聲!
正一的劍,瞬息而至。
蘇庭目光極為凝重。
——
正仙道當中。
“另一條仙道?”葛正軒神色異樣,看向道玄仙尊,盡管自身也已經是真仙當中的上層人物,但是跟蘇庭一樣,修行年月尚淺,積累底蘊不足,許多秘辛知識,還略有不解。
“比拚仙道的高低,便是鬥法本領的高低麼?”
“自然不是,鬥法的本領,隻是道術神通的厲害。”道玄仙翁這般應道:“而本身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仙道。”
“那麼他們二人此時的比鬥?”
“這兩位真仙,鬥的是自身的仙道,而且對於仙道的領悟與掌握……至少從眼前看來,三十二年光景,蘇庭雖未晉入真仙巔峰,可似乎已經徹底掌控自身的所有一切,能夠發揮到淋漓盡致。”
“那麼正一?”
“他道路終於明確,但未必掌控多少。”
道玄仙翁感歎道:“隻不過,若是正一在這樣的狀況下,可以擊敗蘇庭,那麼他的仙道,猶在蘇庭之上。”
葛正軒握緊了劍,道:“正一當真走出了更高的道路麼?”
道玄仙翁神色凝重,道:“當年太上祖師對他寄予厚望,一位化身大道,身成地的道祖,如此重視於他,真的隻是謫仙?”
葛正軒眼神閃爍。
道玄仙翁道:“當年自棄仙體,太上祖師依然沒有輕視過他,仍然對他寄予厚望。在道祖眼中,看重的根本不是謫仙,而是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