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登基後的表現,感覺要重蹈前麵兩位皇帝的覆轍,登基就變臉,整個人性情大變,弑殺又殘忍。

還好他沒有殺掉身邊剩下的兩個兄弟。

京城裏剩下的兩位王爺對皇位沒有任何妄想,因此五阿哥並沒有動他們。

反而想要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雍正死後,十三阿哥一直沒有緩過來,雍正對於十三阿哥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雍正是他的兄長,也是教導他成長,如父親一般的人物。

五阿哥登基,十三阿哥沒有意見,他恨的是腦子有病的十四阿哥。

五阿哥找上門來,十三阿哥有些尷尬,麵對這位並不熟悉的兄長,十三阿哥不知道應該說什麼。

一個原本默默無聞、深藏不露的王爺突然間登上了皇帝寶座,顯然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的。

十三阿哥不想和心眼子多的人接觸,他害怕。

如今雍正已去,十三阿哥失去了牽絆,他不再留戀京城的生活。

他渴望離開京城,像其他兄弟一樣在外麵闖蕩,建立自己的國家。

但是五阿哥愣是不讓他走,苦口婆心的勸起來,“十三,朕剛登基,內憂外患,朕需要你的幫助。”

五阿哥這麼一說,十三阿哥更想走了,他能幫什麼忙,沒好處的事他不幹。

五阿哥似乎預料到十三阿哥要拒絕,於是拉著他的手說道:“柱子,你是領兵打仗的一把好手,一人可頂千軍萬馬。

你的將帥之才一般人比不上你。”

五阿哥絞盡腦汁的和十三溝通,想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他留下替自己賣命。

“十三弟,老九那邊不用擔心,朕已經寫信過去說明情況了。

如今朕登基了,禟朝就不會派兵過來,老九的仇我已經幫他報了,但老十那邊有些棘手。

現在是老十那邊有問題,匈奴本就凶殘,他們一旦知道老十出事了,一定會過來騷擾大清的邊境。”

五阿哥擺出痛心疾首,心懷天下的模樣,一臉鄭重的對十三阿哥說:

“十三弟,朕需要你的幫助,你是個打仗的好手,如果你能順利收服那些人,老十的地盤就給你了。”

十三阿哥眼前一亮,頓時有些蠢蠢欲動,老十那片地可是很大的,如果都歸他,他就願意留下幫助老五。

“十三弟,朕不求別的,隻求你善待老十的福晉和孩子們。

你如果不想看到那些人,怕他們威脅到你的皇位,那就送回大清來。”

五阿哥並不介意多養幾張嘴,反正這些人給口飯就能活。

他們自己也有俸祿和產業,說是養著,不過就是在偶爾給他們撐撐腰罷了。

十三阿哥沒有想那麼遠。他比較務實,“皇上,我會善待十嫂和小侄子們的,前提是我拿到蒙古國。”

“你放心,朕給你準備了兵馬,你隨時可以打過去。”五阿哥的承諾隨口就來,兌不兌現另說。

五阿哥留住了十三阿哥,讓他留在大清幫著自己打仗。

接下來就是勸說十七阿哥,他沒有強製要求十七阿哥一定要留在大清,反而勸他出去走走,“十七,你還年輕,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

你可以學著十五、十六出海,占下一小塊地盤,你自己當皇帝。”

十七阿哥確實也想出去走走,但因為他年紀小,所以一直不敢。

現在有了五阿哥的鼓勵,他頓時蠢蠢欲動了。

五阿哥搞定了這兩個弟弟,給他們分別指明了未來的方向,接下來就是準備迎戰蒙古國了。

最近朝廷的皇帝換得比較勤,大臣們見怪不怪了。

自康熙去世後,順誠帝也去世了,現在雍正也去世了。

他們希望恒昌帝是個長命百歲的,也希望他的皇帝生涯能夠再長一點,不要朝令夕改,他們都受不了了。

如今最意氣風發的並不是登基為帝的五阿哥,而是宜妃,現在的太後。

本來她就看不慣德妃壓在她的頭上,現在風水輪流轉了。

德妃做太後的時候沒少為難宜妃,同時還殺人誅心地說宜妃沒生個好兒子。

現在好了,宜妃成了太後,自然要對德妃報複回來。

德妃死後沒有入住皇陵,甚至都沒有一口好棺材,直接被燒成了灰。

德妃的骨灰被宜妃做成了花瓶,她要讓德妃日日看著她風光的做太後,氣死她。

不過宜妃對此還不解氣,她把雍正的所有孩子都圈禁起來了,雖然現在還沒有殺他們。但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弘曆被關在天牢,整個蔫蔫巴巴的,他已經十天沒見到珹哥兒。

他並不畏懼死亡,隻是希望在臨死之前見一見賈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