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上官琢正式列入了鬼穀派宗門。虛梁子對他也十分看重,教導起來,那真是巨嚴巨細。上官琢的苦日子,算是來了。
先說這穀,在鬼穀派中人的口中,叫井穀。上官琢一聽這名,就覺得形象。其實,還包涵著其他的意思,就是坐井觀天!這是鬼穀派相士的自謙和自嘲。
就是要警醒自己:知無涯!
在穀中有六個壁洞,由於穀底做了設計,太陽光照到穀底時,各洞都有陽光;當沒有陽光時,就有一些雞蛋大小的夜明珠來照明。這樣的夜明珠,共有十八顆,用特製的琉璃盞盛著,懸掛在各洞中。不過,井穀的寶貝,還不是這些夜明珠。
六個壁洞已見了三個,還有三個:篦籠、弱水和塚。寶,就在這些洞裏。
“篦籠”,裏麵盤踞著許多怪蛇,它們可以從洞後麵石壁上的孔出穀,卻不能進入穀中。上官琢跟虛梁子去看過了下,這蛇真的很怪,通體黝黑,頭上有角。有大有小,數十條。其中,有一條長約近丈的大蛇,看上去,甚是凶猛。不過,奇怪的是,這些蛇,包括那大蛇,看到夔門玉後,又甚是馴服。
而這洞內,最重要的,卻在洞壁。這洞的壁上有古怪,結了許多如似肉非肉、似果非果的小球,名喚“龍涎果”。這物本是石壁上生長出的結晶,為怪蛇所喜,經常被怪蛇所舔,曆經十數年方成。而這就是鬼穀派修煉的聖藥,此為一寶。
“弱水”,裏麵有九個池子,七個如北鬥七星狀排列。此為第二寶。其中:第一池天樞位為“洗”,人泡在裏麵,就什麼也不願想;第二池天璿位為“哀”,人泡在裏麵,就會想悲傷的事情,很哀傷;第三池天璣位為“樂”,人泡在裏麵,就會想高興的事,樂不可支;第四池天權位為“喜”,人泡在裏麵,就會想歡喜的事,喜不自禁;第五池玉衡位為“怒”,人泡在裏麵,就會想讓人憤怒的事,怒不可遏;第六池開陽位為“痛”,人泡在裏麵,容易想一些不願又必須去麵對的事;第七位搖光位為“苦”,人泡在裏麵,容易想一些容易沉迷不能自拔的事;入門後的四十八天,上官琢每晚都要泡在這些池子裏。其中,子時前一刻泡在“洗”池,子時至次日寅時泡在其它池裏,卯時一刻,回洗池泡一刻鍾。從第二池到第七池,每池連泡七天;泡完一池,在“洗”池泡三個時辰;然後,換下一池。不在池中的時辰,就坐在穀底的中央,感受日照雨露、日月精華。
當然,泡也不是簡單的泡,坐也不是簡單的坐,需要保持著靜心吐納的狀態。在“哀”、“樂”、“喜”、“怒”、“痛”、“苦”諸池,排除池水帶來的各種感情幹擾,保持住平靜的心態,凝煉自己的精神。據虛梁子說,這就是鬼穀派法術的基礎。
按虛梁子的說法,世間的相士,所出多門。大相士就分三派:一、鬼穀派,托名於戰國時的縱橫家鬼穀子門下,本來通易,有術算之法,後又吸收了星象、地誌的知識和理論體係,自成一派,重星象、九宮和河書洛圖;二、黃石派,又名太公派,托名於黃石公和薑太公門下,通易,通太公六韜,精通謀略和兵法,漢初的張良和本朝的劉基都是這一派的,重八卦;三、陰陽派,托名於春秋管仲和鄒衍門下,通易,重陰陽、五行。三國時的術士左慈就是他們門派的,現在的袁拱就是他們的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