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虛梁子帶著上官琢從陽泉縣入河北,進山東,來到了直隸(江蘇)。上官琢本來以為師父要帶自己入京師,沒想到,卻是去了蘇州。這是師徒倆第一次來蘇州,而且,上官琢發覺此次師父老是走神,人也顯得蒼老了些。
“師父,您是不是和那東瀛人鬥法時受了暗傷?”路上,上官琢不安地問道。
“沒有,琢兒,師父沒事。”虛梁子微笑著否認了。
虛梁子也知道自己的狀態,說話時拍了拍上官琢的頭;而且,強打起精神來。是乎是在說:我沒事,別擔心。不過,還是讓上官琢很擔心。後來,他也不裝了。
兩個人在滄浪亭遊了半日。在後世,上官琢遊過這裏,見了許多的先賢石雕。什麼唐伯虎、文征明都有。當然,現在肯定沒有了。而且,此時滄浪亭在廢棄中,隻是個佛寺,比後世的景象蕭瑟多了。不知師父為何到此,而且,遊得很入神。
直到未時,虛梁子才有了走的意思,臨出門時,還飽含深情地低吟了首詩:
“閬苑瑤台風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籌;
月好謾成孤枕夢,酒闌空得兩眉愁。”
上官琢聽這文辭很美,隻是這“閬苑瑤台”之詞和眼前之景頗不合。不過,也沒敢多問,隻是隨著師父走。最後,看他又有點失神了,才問道:“師父,我們去哪裏啊?”
“西山。”虛梁子定了定神,篤定地答道。而且,過了會,還興致很高地問道:“琢兒,你知道太湖畔的西山有哪些美景嗎?”
蘇州的西山,上官琢是知道的,可要說有哪些美景,還真說不出,隻好搖頭。
“共有石公秋月、林屋晚煙、縹緲雲場、毛公積雪、西湖夕照、玄陽稻浪、甪裏梨雲、雞籠梅雪、消夏漁歌、龍清歸帆十美景。”虛梁子又興致很高地說道,“我們今天,可以看龍清歸帆、西湖夕照、林屋晚煙和石公秋月四景。”
這些聽起來很美,上官琢卻毫無興致,師父從來不這樣抒情的,這是怎麼了?
“師父,你怎麼了?是不是您暗害晉王,逆天改命,有什麼天遣或禍事啊?”
“胡說,哪有的事?不要說掃興的話!”虛梁子輕斥道。看來,他是要將抒情進行到底了。上官琢隻好沉默,雖然擔心,但是,的確,師父難得有此雅致啊。
那些出了名的美景,果然不是蓋的。此時的太湖,水清湖深;往來的船隻在傍晚歇宿西山,紛紛前來泊船,其景如畫,而且還有那種倦鳥思林的情愫,讓人感懷;西湖晚照、林屋晚煙,也都盡顯了江南文化的細膩氣蘊。
看到師父如此有雅興,上官琢陪他觀賞美景時,也盡量搜腸刮肚地找詞找句,陪他聊天,希望能助其遊興。其實,以上官琢的文學功底,這種場合,頗隻能算湊合。還好,師父話不多,或者說,他太投入了,每每有把上官琢忘了的感覺。
虛梁子此番,興致的確極高,晚上去石公山,不僅帶了酒,還攜了琴。上官琢從沒見師父彈過琴,本想去給他當回琴童,在一旁倒倒酒。虛梁子卻讓他不必跟著,上官琢知道師父說話含蓄,說不必就是不要的意思。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最後,出於擔心,他還是遠遠地跟了去。虛梁子可能察覺到了,卻也沒有阻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