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秋(1 / 2)

天佑真人回身坐回椅子上,轉頭看了看其他各位首座一眼,眉目微挑:“落霞村一事蹊蹺之處甚多,而且如此慘案發生於我藏劍門範圍內,必須盡快查明真相,以告慰落霞村諸多亡靈,還世人一個交待。”

其他幾人紛紛點了點頭,唯有左方下首那人仍然好像睡著了一樣,而天佑真人及在座的幾位卻也不以為忤,好似司空見慣了一般。

這時坐於左方上首,中等身材,麵目敦厚之人沉聲道:“據門下弟子回報,落霞村民似乎為烈血堂秘法赤血劍所害,近來魔教又有複蘇之象,現在此事更是發生在青霞山下,卻是不得不防啊。”

天佑真人點了點頭,道:“青石師弟所言極是,我已命文軒送信通告昆山寺了凡大師,邀其探討魔教複蘇一事,想必不久便會有回音。”

正邪之爭由來已久,近千年來更是每況愈烈,但是屢次大戰正派魔教互有勝負,直到兩百多年前情況才大為改觀。當時南華派時任宗主楚天舒功參造化、領袖群倫,更難得此人嫉惡如仇,對魔教深惡痛絕;眼見邪教猖獗,但勢力分散,是以聯合正道其他三大門派以迅雷之勢將魔教逐一滅之,及至百毒穀一役,魔教主力近乎全軍覆滅,從此以後元氣大傷,在中原逐漸銷聲匿跡。

但近些時日以來,下山遊曆的正教弟子在多地發現魔教中人行蹤,加上落霞村更是發生如此慘案,舉派震驚,是以天佑真人接到報告後立即召集朝霞峰首座青石道人、青林峰首座柳青秋、天啟峰首座韓道永、浮來峰首座劉正雲、柏寒峰首座周天達、樂水峰首座孟無涯、長青峰首座王穀山、翠竹峰首座李淑梅商討此事。

聽完天佑真人此言,右方上首的韓道永沉吟了一下,卻是說道:“不知等這孩子醒轉之後,掌門師兄打算如何處置?”

未等天佑真人開口,在座中唯一的女子,翠竹峰首座李淑梅站起身來:“落霞村一案懸而未決,些許時日恐怕難以查出個究竟。這孩子遭此劫難,以後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卻也甚是可憐。不如將他收入門中,好生教導,不知師兄你看如何?”

天佑真人點了點頭,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劉子涵,道:“師妹言之有理,落霞村居於青霞山內,這孩子與我等也算有些因緣,於情於理決不可棄之不顧,不知幾位師弟誰有意將他收入門下?”

青石道人、韓道永、劉正雲與周天達、孟無涯、王穀山互相對看了一眼,嘴角皆浮現出一絲苦笑,卻是各自低眉垂目,不再言語。聽掌門師兄所言,並沒有打算收徒的意思,而翠竹峰一脈隻收女弟子,青林峰首座柳青秋又道法高深,行事乖張,即使師兄強迫,他也多半不會收其為徒;看來這便宜師傅隻能從他六人之中選一個了。

在劉子涵進入大殿之時,幾人就將其細細打量了一番,此子資質一般,兼之體虛柔弱,修行煉道恐怕難有作為,宗門大比之上難免出醜,徒增笑柄。要知道,修真一途,資質最為重要,心性還在其次。資質越上乘,突破瓶頸愈輕鬆,而如果資質差了,有時窮其一生,修為都難有寸進。

天佑真人等了好一會兒,見幾人都不說話,不禁微微有些尷尬,正自想著讓誰將子涵收入門中合適,那坐於左方下首的柳青秋突然長身而起,抬頭看了一眼天佑真人,說道:“既然諸位師兄無意,就讓他歸入我門下吧。”

說完俯身將劉子涵抱在懷裏,向殿外走去。

待柳青秋消失於大殿門口,其餘幾人似乎才反應過來,雖然不明白柳青秋為何收他為徒,還是暗中舒了口氣,隻有李淑梅看著大殿門口輕輕一歎,若有所思。

天佑真人無耐的搖了搖頭,這個師弟似乎從來不為那些世俗禮法所束縛,性情率性而為,行事每每出人意表;雖然年齡在諸師弟中是最小的,但天賦絕倫,一身玄功卻無人能出其右,似乎不在自己之下,而且收徒甚是嚴格,這麼多年門下弟子不足五指之數,無一不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這個叫劉子涵的孩子天資平凡,也不知道柳師弟是看中了他哪點才將其收入門下。

反正想也想不明白,天佑真人遂站起身來:“諸位師弟,此事暫且告一段落,一切等與了凡大師商定後再作定論,在此期間還望諸位師弟留心追查魔教餘孽的蹤跡,萬萬不可疏懶,讓魔教再造下殺孽!”

“是,謹遵掌門法諭!”聽完此話,餘下七位首座及三代弟子躬身道,天佑真人點了點頭,轉身走入後殿之內。

四野靜謐,月色如流水般灑落,似乎將整座山峰鍍上了一層白霜,隻有不知名的蟲兒藏在林木山石中,縱聲鳴叫著。

半山腰的一間竹屋內,劉子涵緩緩睜開了眼睛,入目是一片漆黑,隻有窗前透進微微光亮。

劉子涵一動不動的呆了半響,那些噩夢般的往事卻是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想到父母二叔生死未知,剩自己孤單一人,不禁悲從中來,淚水從眼角滲出,緩緩從臉頰滑落;雙手用力,緊緊攥住鋪在身上的被子,終於不受控製的抽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