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王夫人說:襲人是個好同誌(1 / 1)

第十七章 王夫人說:襲人是個好同誌

當然,襲人同誌誌向雖遠,卻並不知道自己一定會走到哪裏。她好像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被王夫人發現並且賞識,從而得到二兩銀子一吊錢的姨娘級待遇。這並不能說明她是僥幸,實際上,這是一個長期付出的過程,或者說為自己的起飛做的準備,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從一定程度講,一個人做事,你做到哪裏,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在那裏等著你。屈原為什麼會懷石自沉?因為他高標見嫉,也就是說,他太忠,太直,人際關係太差,屢遭排擠,政治失意,一個偉大的大夫活活被逼到汩羅江裏去。蘇軾為什麼會屢遭貶謫?因為他太不拘小節,豪放曠達,容易授人以柄,於是我們偉大的東坡先生被攆到這裏,攆到那裏,新黨不容舊黨棄。晴雯為什麼會屈死?因為她太厲害,太出尖。襲人為什麼會升職?因為她小心、和氣,還有一身“正”氣。

寶玉因為流蕩優伶,淫辱母婢,荒疏學業,不務正業,被他爹狠K一頓,成全了襲人的崛起。

我們假設另一種可能。在襲人決定向王夫人進言之前,天上下來一位神仙老爺爺,好心地忠告她:“姑娘,你還是閉嘴吧,王夫人會因為你貶損她的兒子,把你趕出去。”那麼,襲人會怎麼辦?她還會不會跟王夫人說,寶玉挨賈政的打,打得好,打得對,以後再不聽話,還應該多打兩回?

她要是聰明,就寧可當啞子。見風使舵,扯順風旗誰不會?問題是,襲人占住的不是“聰明”,而是一個“賢”字。我估計她還會按照既定思路一味地做下去。因為這是她對整個世界的價值標準的理解,也是她的人生價值所在。或是因此暗合了王夫人,得了寵,或是因此得罪了王夫人,得了禍,都不相幹。大丈夫行走世間,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她是個小女子,在這一點上,卻有大丈夫氣。

所以,當王夫人叫一個跟寶玉的人的時候,按說很應該是派麝月,或是秋紋,或是晴雯,她“想了想”,然後自己去了。

我估計她是早就不安於心,想找機會跟王夫人彙報一下寶二爺的生活與思想動態。尤其是從那一次,寶玉情動於衷,一時發昏,把她當成林妹妹,說了一句“睡裏夢裏也忘不了你”之後。當時就把她嚇一跳。唉呀!要是寶二爺和林姑娘之間出什麼醜事,傳揚開去,寶二爺的名聲不就給毀了?整個賈府的名聲不也就給毀了?不行!

你猜,她會不會立即衝到王夫人跟前,大叫:“唉呀夫人,不得了了,寶二爺愛上林姑娘了,快把他們分開……”她要那樣的話,就得改個名字,叫趙姨娘。

她忍。

一直忍到認為時機來了。

然後她就“想了想”,自己去了。

然後王夫人就認定:襲人是個好同誌。

然後她的榮耀就來了:分例菜的時候,她是上好的;她的母親死了,也是按她當了姨娘的例,賞銀四十兩;回去奔喪,鳳姐特意送她兩件好衣裳裝新,派丫頭媳婦跟著出門,一切按姨太太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