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中的一份寧靜,繁雜中的一份簡單,絢爛中的一份素雅,都給了自己的靈魂一份超脫,無論世事多麼繁雜,獨守一份寧靜的美真的很重要!
沒有欲念心才安寧
你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很多瑣碎的事情發生,如果你一直將這些瑣碎的小事放在心頭,那這一天的煩惱就會延綿不斷,你的心很難與寧靜相伴,隻有放下煩惱心才能得以寧靜。
弘一法師在講解佛經的時候曾說:“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
他也曾勸誡世人:“人生在世都希望有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幸福快樂由哪裏來呢?絕不是由修福而來,今天的富貴人或高官厚祿者,他們日日營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並不快樂。修福隻能說財用不匱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塵。
無憂無慮,沒有牽掛,所謂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實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迷,處世待人接物恰到好處,自然快樂。”
一般來說,做事情和看待一件事情的不同想法和觀點,決定了人與人內心想法的不同。來看看這師徒二人的迥異想法吧。
一天,坦山和尚與徒弟在去某地說法的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河水雖不大,也不湍急,但因為剛下過大雨,河溝泥濘不堪。
師徒二人正準備渡河時,後麵來了一位穿著得體、體貌端莊的年輕姑娘。姑娘行色匆匆,好像有急事要辦,但是到了河岸邊後卻麵露猶豫之色。
看到這一情景,坦山和尚便上前對姑娘說:“施主,貧僧背你過去吧!”
緊跟在他後麵的小沙彌聽到坦山和尚的話,心裏不解,嘀咕到:
“平日裏師父教導我們,不能接近女色,為什麼今天自己卻犯清規呢?”
小沙彌本想當場問師父,但是又怕惹怒師父,隻得忍受九轉回腸的折磨,悶悶不樂地跟在師父後麵。
很多天過去了,小沙彌還在為當日師父背姑娘過河的事情冥思苦想。一天,他終於憋不住了,於是問坦山和尚:“師父,您經常教導我們,出家人不可以親近女色,可為什麼前些日子,您卻背漂亮的女施主過河呢?”
坦山和尚聽了小沙彌的問話,訝異地回答道:“我背那位女施主過河後,就把她放下了,沒想到你卻一直緊緊背著她,到現在都還沒放下來!”
很多縈繞心頭的煩惱,不是因為它本身有多麻煩,而是因為我們總把它放在心裏,弘一法師為世人指點迷途:“世間煩惱都是由念而生,放下欲念是一種內心境界。若放不下便飽受煩惱折磨,放得下內心才能坦然寧靜。”
隻需輕輕拂去灰塵
我們本無需那些華美的裝飾,擦去牆壁上的塵土,牆壁就是嶄新的,卸掉內心的偽裝和掩飾,心靈就是純淨的、安寧的。所以,你隻需要擦去塵土、卸掉偽裝便能找到一直渴望的精神家園。
弘一法師在講經說法時曾提到智者大師的一句話:“世間色、聲、香、味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
他解釋說:“‘色、聲、香、味、觸’是五塵,屬於物質,再加上一個‘法’,名為六塵,法屬於知識。眼所見者為色,耳所聞者為聲,鼻所嗅者為香,舌所嚐者為味,身所接觸者為觸。這都是外麵的環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貪嗔癡慢。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愛著,一愛一執著,毛病就來了。心被境界所轉,即是凡夫。”
佛在一切經論中,常常提醒我們要修行,行是生活行為,在生活行為中難免發生很多錯誤,修正錯誤的行為謂之修行。五塵都是虛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愛著。佛菩薩對五欲六塵亦享受,但不執著,沒有愛、取、有,沒有分別執著,永遠在定。
佛祖給弟子解釋禪理的時候特別擅長通過故事的形式將晦澀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徒弟們也是百聽不厭。一天,佛祖就給徒弟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皇帝想在皇宮內修建一座寺廟,於是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和工匠,希望能夠把寺廟修建得華美。
被找來的有兩組人,其中一組由京城裏有名的設計師和工匠組成,另一組則是附近寺院裏的幾個和尚。皇帝有點犯難了,一組是建築的行家,一組是最熟悉廟宇的行家,到底誰建的寺廟會更好呢?
於是,皇帝決定讓他們公平競爭。
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在三天之內,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廟,到時候他會親自驗收。
工匠們向皇帝要了很多顏色的顏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組隻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潔的工具。
三天之後,皇帝來驗收兩組人員所整修的寺廟。他發現工匠們所裝修的寺廟,以非常精美的圖案和巧奪天工的手藝將小寺廟裝飾得非常華美,皇帝很滿意地點點頭。
接著,皇帝去看和尚們整修的寺廟。當他看到眼前的景象後整個人都呆了,和尚將寺廟內所有的東西擦拭得幹幹淨淨,使其展示出了它們原來的色彩。那天邊多變的雲彩、隨風搖曳的樹影,甚至是被工匠們裝飾的五顏六色的寺廟,都變成了這座寺廟的一部分,而這座寺廟隻是寧靜地接受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