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他佛,塑造自身(1 / 1)

大多數人喜歡以別人為參照物來檢驗自己的成果如何,其實我們自己才是衡量成就的標尺。無論誰走在你前麵,或者你走在誰前麵,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靜下來問問自己,我距離自己心中的目標還有多遠。

“籬菊數莖隨上下,無心整理任他黃。後先不與時花競,自吐霜中一段香。”弘一法師解釋這句話為:“菊花不與時花爭奇鬥豔,比作修道人道業成就,即自吐霜中一段香,與人無爭,於世無求,真正可以做到。修道人目標隻有一個,求生淨土,其他均非所要,自然有一段清香。”

佛家修行是修自身,隻要明白了這一點,便是修行中的開悟。

在新的寺院落成後,老和尚告誡小和尚,要自己動手塑造佛像。

小和尚問老和尚,是不是應該找一個佛像照著塑。

老和尚說:“不,照著自己的模樣塑就行。”

小和尚不解地說:“師父可以,我可不行!”

老和尚笑道:“這樣吧!我照你塑,你照我塑!”

小和尚不明白,老和尚又道:“心表如一,言行一致地把自己當成佛,塑成佛,自己就成了名正言順、心安理得的佛。你我的德行和模樣都可以塑成佛,世界上還不平添許多向往成佛,可以成佛之人嗎?”

無論哪尊佛,當初也都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而已,他們是因為用心地去修行才一步步把自己塑成佛的。

自己心中的畫像——“心像”,往往就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當我們在心裏將自己塑造成什麼樣,往往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敬業,隻要真誠修行,一心向善,終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