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婉兒年下被貴妃看中了,如今再去遴選太子妃恐不合適,五娘年歲上倒是也合適,是將她抬嫡還是怎麼樣,老太太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蘇恒親自服侍了蘇老太太一杯茶水,在蘇老太太的對麵坐了。
蘇老太太低頭沉吟一會兒,“不是我不看好五娘,隻是太子選妃,我們也不能大意了,將五娘抬嫡也不是不行,可是總要有個由頭,否則又要讓那些世家笑話我們嫡庶不分了,我想著將樂陵的六娘和三娘清兒那孩子一起都接到京城來,若她們倆人合適豈不是省去了抬嫡的麻煩,若她們不合適,再找個合適的由頭將五娘抬嫡,你覺得呢?”
蘇恒一聽老太太提及蘇清,臉上便不好看起來。
三娘蘇清的母親謝芸本是出自陳郡謝氏的大家小姐,當時謝芸的父親謝仁新因爭儲之事被牽連,匆匆將自己的女兒許給了在謝府為幕僚的蘇尚三子蘇恒。
當時謝芸也算是下嫁,可是沒想到謝家被抄家之後一年,蘇恒進士及第中了探花,於是令人寒心又狗血的事情發生了,他在京中停妻再娶,與當時任參政的崔康的一個旁支兄弟家聯姻,娶了崔家的庶女崔玉茹,也就是現在府裏人稱的“三太太”,而在家中的謝氏對崔家隻說是收的房裏人。
當時的謝芸已經身懷六甲,聽到自己從嫡妻被貶為連妾也算不得的房裏人,又兼她是犯官之女無從說理,本來因為謝家的事情,便有些時而恍惚時而清楚,經了此事之後,便變得越發的瘋瘋癲癲了,即便對親生女兒也非打即罵。
此事蘇恒也覺得自己心裏有愧,可是為了能在朝中有依傍之力,也隻能對不起謝氏了。
他覺得無麵目見謝氏,便索性真的不見了,將她丟在老宅這些年從未過問,就好像沒有這個人存在一般。
蘇清的存在對蘇恒來說不算是什麼光彩的曆史,所以一聽到蘇老太太要將她接到京城來,趕緊道:“那孩子就算了,隻讓六娘上來吧!”
蘇老太太瞪了他一眼道:“我當初為什麼會頂著崔家的壓力替你養著那孩子,還給她取了名字,不就是為了怕有朝一日會用到嗎?
我雖沒什麼見識,可是也知道我們蘇家與世家的區別,為什麼你父親在的時候絞盡腦汁也一定要讓你娶個世家之女,你現在還不明白嗎?
雖說現在的世家跟以前沒法比了,可是皇族對這些世家還依然存著幾分恭敬。
就說當年謝氏的事情,還不是不了了之了,你不也說過當今聖上還有意要尋找謝氏存世的男丁秉承祖業嗎!
可見當今聖上對當年那件事的態度與先皇是不同的!
況五娘的姨娘不過是個上不了台麵的落魄戶,六娘的母親周氏更不用說了,一身的暴發戶習氣,這樣的女人養出來的小娘子能好到哪兒去。
那孩子小時候看著很好,如今大了,雖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景,想來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要是她實在不行,那我們沒辦法,便從五娘、六娘中選,到時候聽天由命便是。”
在蘇老太太的心裏,蘇家所有的小娘子都是用來給蘇家的男人換取更好前程的工具,哪一個可以用的上便用哪一個,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