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 路過倉央嘉措(1 / 1)

我知道,我和他隻不過隔了一朵花或是一杯茶的距離,雖然他已遠離這個世界300個春秋。在春暖花開的夜晚,我捧一杯香茗在手,靜靜倚在窗下,看櫻花開在淺淡的月色裏,然後,靜靜地想他,想他溫好的容顏,想他錦繡的詩章,想他那一場絢美的愛情。

他是西藏的王,他是情歌王子,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是布達拉宮的主人,他是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於我的想象裏,他總是住在金碧輝煌的宮裏,總是走在笑語嫣然的暖風裏,總是坐在古色古香的梨花木製成的書案邊寫詩作文,然後,點上一爐檀香,任自己浸在嫋嫋的青煙裏,沉醉。

如果他的一生就這樣在無憂無慮的錦衣玉食中過得波瀾不驚,或許我會豔羨他的悠閑與愜意。隻是,我知道,事實上他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濃濃淡淡的愁緒、深深淺淺的惆悵裏,隻輕吟低唱,無法自拔,亦無從逃離。繁華的拉薩城掩蓋不了他的憂傷,富麗的布達拉宮掩蓋不了他的離愁,那一湖碧藍的龍王潭水更是藏不住他的寂寞,而這一切隻是緣於一個明明滅滅的情字。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便是那一眼無意的回眸,爛漫的杜鵑叢下,他就無可救藥地戀上了那個女子,如癡如醉。從此,為她神魂顛倒,為她傾盡相思;從此,因著她的歡喜而歡喜,因著她的悲傷而悲傷。似乎,起初太過絢美、太過盛大的愛情,兜兜轉轉,到最後,被攥在手中的隻不過是一份濃濃的愁緒和一份淡淡的憂傷罷了。而他和她,盡管愛得濃烈,那醇厚終也抵不過一份世俗眼光的蒼白。

她隻是一個牧羊女,而他卻是高高在上的活佛,按照格魯派教宗的規定,他是斷然不能和女子相戀的,所以從一開始,他們的相遇便注定是一種錯。然,有誰知道,在他眼裏,她便是那朵冰峰上開得如火如荼的雪蓮花;在他心底,她便是他的神王,他的活佛?

他沒想到,為成全他的輝煌,她毅然離他而去。從此後,他為尋她,足跡踏遍大半個西藏,從他們相識的錯那到碧水藍天相偎的羊卓雍錯,從浪卡子到拉薩,從布達拉宮到青海湖。那一路,山高水長,荊棘叢生,但他從未心生悔意,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從不想做什麼活佛,做什麼雪域高原的王。從遇見她的那天起,他就隻想做她的男人,每一天、每一夜都牽著她的手,走在格桑花綻遍的原上,走在流水淙淙的小溪旁,走在月光瀲灩的湖畔,隻與她談笑風生,隻為她輕語呢喃,隻為她以詩寫情,隻為她唱起那一曲曲或高亢激昂或纏綿婉轉的情歌。

輕輕地,呷了一口茶,恍惚間,我仿佛看到他,正麵含微笑,越過時間的長廊,踏蓮而來。那一瞬,我聽到他口中念念有詞,字字句句,都恰似陽春裏那縷明媚的韶光,令人歡喜,讓人清心。好一句“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原來,在他心底,雖隔了300年的歲月風塵,他還是無法忘記他心愛的女子,更不願有一絲一毫的相負。

是的,那一生,他最大的心願便是不要辜負了那個對他用情至深的女子。然而,擦肩而過後,他終是沒能背負起對她的責任,怎不讓他心生惆悵?透過他清瘦的麵容,隔著一朵櫻花的距離,我與他默默對望,才發現他的微笑裏深藏著一抹憂傷與愧疚。我知道,他是想還她一份明媚璀璨,還她一個無憂無慮的世界,隻是,隔了300年的光陰,他又該怎樣將她尋起?

他便那樣無語凝視著我,一動不動。我猜,他興許是要請我與他一起踏上那段過往的路徑,在泛黃的記憶裏繼續將珍愛的她尋尋覓覓吧?我感謝他對我的信賴,隻是,他走過的路那麼遙遠,那麼漫長,我到底該把哪裏當作追憶的起點?

理塘,理塘。我從他熱切的目光裏讀出了他用心聲念出的理塘二字。那是一座擁有藍天碧草的高原之城,是他的轉世靈童、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出生的地方,更是他在青海湖畔與這個世界作最後的訣別時始終念念不忘的歸路,而這一切,隻因為他知道,她將會在那裏等他。

她會在理塘等他嗎?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已隨著他期待的目光飛越過千山萬水,來到那座古老的城池。如果她不在,我將陪著他,一路走過他曾經走過的路,繼續尋她、覓她,來一次關於愛情的朝聖。

那一路,有理塘,有達旺,有錯那,有浪卡子,有拉薩,有日喀則,有堆龍德慶,有布達拉宮,有龍王潭,有大昭寺,有哲蚌寺,有楚布寺,還有那一雙白鶴緩緩飛過的青海湖畔。隻是,那一路的相伴裏,我身邊那個穿越了時光來到今世卻依然執著的旅人,可否尋回她300年前的輕吟低唱,還有她的溫柔繾綣?

回眸,風正輕,月正好。我醉在了這一泓爛漫的春光裏,此時此刻,我隻想在心底念他的一首小詩,然後,聽他悠悠唱響一曲隔世的情歌,珍重世間所有的娟好與明媚。隻是,我需要那麼貪心嗎?明天,我就可以伴他微笑上路,路過那樣的春花,路過那樣的秋月,路過那樣的清風,路過那樣的白雪,那是何等的幸運、何等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