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達旺:錯愛紅塵,絕戀今生(2)(1 / 2)

說起倉央嘉措,總是無法不提及他的出生地。有人說,他出生在錯那;有人說,他出生在門隅;有人說,他出生在達旺;有人說,他出生在烏堅林。其實,這些說法都沒有錯,這幾個地方有著行政從屬的關係,錯那是西藏山南地區的一個縣,門隅是山南地區的一部分且包括現今錯那縣南部,達旺則是門隅的政治、宗教中心,而烏堅林隻不過是達旺管轄的村一級的行政區。搞清了各種出生地的說法,我們再來看看長期生活在門隅地區的門巴族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

門巴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門隅地區和上珞瑜的墨脫,以及與之毗連的東北邊緣。據說,門巴族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不丹國的東部山區,後來由於戰爭頻發,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向東遷徙,最後終於來到了藏南,並在那裏定居下來。

早期門巴族信仰原始苯教中萬物有靈的巫師,從11世紀開始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和噶舉派。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藏曆第十一甲子水豬年)正月十六日,他——倉央嘉措,偉大的情歌王子,出生在門隅地區達旺烏堅林村一個貧苦的寧瑪派喇嘛紮西丹增家中,父母分別是門巴族和藏族,後來因為他的緣故,越來越多的門隅人改信宗格魯派。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產生的一個教派,吸收並保留了西藏大量的苯教色彩,重視尋找和挖掘古代佛教徒藏匿的經典,這個教派的僧人隻戴紅色僧帽,因而又稱為紅教。該教並不禁止僧人娶妻生子,傳說中,英俊挺拔、誠實剛毅的紮西丹增和大多數寧瑪派喇嘛一樣,平日裏除了喜好研習教義外,最拿手的事就是唱歌,尤其是情歌。

讓他想不到的是,貴族姑娘次旺拉姆會被他的歌聲吸引,並悄然來到他的身邊,走進他的生活;而讓他更加想不到的是,美麗的次旺拉姆會對他產生特殊的好感,但當二人墜入情網,彼此難舍難分之際,善良的紮西丹增再也顧不得身份的懸殊,鼓足勇氣來到次旺拉姆家向其家族開口求婚時,卻遭到姑娘哥哥的肆意侮辱和惡毒唾罵。

然而,這並沒讓他們已緊緊拉在一起的手分開,萬般無奈之下,紮西丹增隻好帶著為了愛情離開家族的次旺拉姆一路南行,並最終來到門隅地區的達旺,過起了清貧而又幸福的美滿生活。

那時的紮西丹增除了是一個僧人外,什麼也沒有,但就憑著一曲曲熱情洋溢的情歌俘獲了年輕貌美的次旺拉姆的心。第二年,次旺拉姆便在烏堅林替他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嬰。孩子出生那天,附近的居民都驚訝地看到,那一瞬,天空仿佛裂開一個大口子,七日同升,金光普照,紫氣衝天。據西藏奇書《神鬼遺教》預言,此異象即為蓮花生轉世,尊貴無比,有萬佛朝聖之勢,勢不可當。

這一切異象,莫非是在向世人預示,這個剛剛出生的男嬰便是萬人景仰的大活佛轉世嗎?紮西丹增望著天上的種種異象,心下不禁大喜,可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成為聖人,而次旺拉姆則完全陶醉在了初為人母的幸福裏無法自拔,感覺日子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般美好過。

看著孩子的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一種無比的柔情溢滿了次旺拉姆的胸懷,這一刻,她覺得自己擁有了整個世界。於是,她總是變著法地給孩子講故事,盼望他快快長大,長成和他父親一樣英俊瀟灑的漢子,並繼承他父親那一副能把無數情歌唱得纏綿悱惻的好嗓子。

次旺拉姆的故事講了一天又一天,那些美麗的傳說亦伴隨著倉央嘉措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夢幻般的夜晚。然而,就在他們一家三口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也就是在倉央嘉措出生後的第二年冬,即公元1684年,從遙遠的北方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他們向紮西丹增和次旺拉姆宣布:這個孩子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我們必須把他秘密安置到錯那的巴桑寺學經。

什麼?他們要帶走倉央嘉措?什麼活佛的轉世,他隻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生命,是他們所有幸福的源泉,而那些人怎麼可以僅憑一句話就把他帶走?

“不管這孩子是不是活佛轉世,他都是我們的孩子。他離不開我們,我們也離不開他!”紮西丹增瞪大雙眼盯著來者,“尊貴的客人,請恕我唐突,您說這孩子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可據我所知,五世達賴還在拉薩活得好好的,你們這麼說,豈不是褻瀆活佛?”

來者不敢有所隱瞞。他們告訴這對年輕夫婦,早在兩年前,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已經圓寂,但為了不引起西藏變亂,第巴桑結嘉措遵奉五世達賴的遺言,將死訊隱匿了下來。

“這麼說,五世達賴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