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理由:給日本也給中國04(2 / 2)

因此,堂堂日本人,怎麼可能會是西部大陸裏不是太久前還是刀耕火種的一幫原始部落,或者是一個荒誕不經、賣狗皮膏藥的術士給弄出來的呢?大和民族和華夏民族絕對互不相幹。

日本的“皇太極”,即是所謂的天照大神的孫子瓊瓊杵命、邇邇藝命。而第一代天皇,即神武天皇,正是瓊瓊杵命、邇邇藝命的玄孫。據此算來,1926年12月25日登基的裕仁,就成為日本的第一百二十四位天皇,曆經二千五百九十五年,其間延綿不絕,別無外族異姓的入侵。這與曆史上屢屢“失身”、皇冠落地、予國人以精神上與文化心理的打擊難以估量的中國相比較,日本確是罕有其匹,其自豪於“萬世一係”、“古今一尊”,必於國民心理者影響至深且大。

可以分幾點來說。其一是對於本民族的感情——

曆來隻有日本可以殺到中國、高麗來,這邊卻殺不過去,唯有一回蒙古人想征服列島。公元十三世紀裏,大汗忽必烈在橫掃了從俄羅斯西南部直到朝鮮的亞歐大陸之後,他的艦隊兩度染指日本。第一次1.5名蒙古士兵已經在靠近九州的幾個小島上登陸,駐守在此的一小隊武士以犧牲為代價消耗了侵略者寶貴的時間,在蒙古人沒來得及在九州上岸和布防前,台風季節來臨了,敵方隻有黯然撤兵。第二次,忽必烈派出了15萬精兵,艦上裝備著能發射火藥彈的弩炮,決意轟開日本武士們沿九州博多灣修起的工事。在經過五十多天異常慘烈的戰鬥之後,海上突然刮起了一陣強烈的颶風,戰船紛紛撕裂,變成碎塊沉到大海裏去,終於解除了對本土致命的威脅。

由此日本人頂禮膜拜謂之“神風”,這便是“二戰”時日軍中“神風突擊隊”起名的由來。

“在曆史上沒有被異族征服過,這不但使國民對於自己的清白的國土感到真的愛情,而且更影響到國民的性情上可以使他比被征服的民族更要剛健質直一點……他們對於本國所懷著的優越感也不是全無道理的了。”(周作人《日本管窺》)

近代詩人小林一茶有幾首徘句,其一詠櫻草雲:

“在我們國裏就是草也開出櫻花來呀。”

其二題雲《外之濱》:

“從今天起是日本的雁了呀,舒服地睡吧。”

其二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情。

如視汪洋大海裏幾隻顛簸不息的小舟,日本人當然對腳下承重了自己民族與生命的這片自然懷有深深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