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小鎮
夕陽西下,夕陽的餘輝把行人的身影照的很長,在街道拐彎處有一個小書攤,書攤前一個買者都沒有,顯得空蕩蕩的。老板是一個七旬老者,正半眯著眼,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突然,這個老者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順著他的眼光看去,一個八九歲的瘦小小男孩正在朝書攤的位子走過來。
“小哥,你總算來了,我這兒又有新書了,快過來看看。”老者馬上站起身來向那位小男孩打招呼,顯然這個小孩是常客。
小孩沒有說話,隻是加快腳步,疾步走到小書攤前,那位老板已經拿出那所謂的新書,一本已經泛黃的線裝書。小孩打開那本書,明顯那是一本拳術書籍,小孩那張小臉終於有了一絲笑容,也不說話,掏出二十塊錢塞在那老者手上,轉身便走。老者也不以為意,顯然早已習慣了。
這個小孩名叫楊發彪,別看他就如八九歲的小孩一樣,可是他已經十歲了,而且出生月份很大。隻是比較瘦小才顯得比真實歲數小而已。他一直住在這個小鎮裏,父母在外包工地,他和奶奶住在一起,每年父母離開時都要丟一些錢,家裏生活還算寬裕。因為名字的原因他沒少受到別人的嘲笑,同學們都說就他那個弱不禁風的樣子還發彪,發暈還不錯。楊發彪很生氣,特別有一次同學們嘲笑的太厲害了,他終於發彪了,拿起一塊紅磚就朝那個笑的最厲害的家夥頭上砸過去,那位同學當場暈了過去,血流了一地。
發彪家裏陪了近一萬塊才解決問題,那時才是九十年代,一萬塊可是一個大數目。幸虧他父母這幾年在外掙了一些錢,他們專程回來解決了這件事。雖然父母並沒有責怪他,但他心裏也非常不好受。從那以後平常非常活潑的楊發彪開始沉默了,在家或學校不怎麼講話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楊發彪心中的一個願望空前活躍起來,那就是習武。楊發彪在他五歲時看電視時知道了武功這個東西,之後這個意願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在他七歲時父母要他上學了,他死活不願意,非要去學武。他父母呢,對讀書不算太重視,在加上就這麼一個孩子,竟真把他送到嵩山少林去了。可是事與願違,因為身體太差嵩山少林不要他,那時楊發彪可是哭了個天昏地暗。
從那以後,楊發彪把這個願望深埋心底,但現在他學武的的願望重新冒出來,而且怎麼壓製都不行,反而越發強烈。
“少林不要我,我可以自己學。”楊發彪在心裏狠狠的對自己說,這樣他開始自己買武學方麵的書籍自學。書店裏賣的都是很簡單的武術書籍,發彪練了之後沒感覺到什麼特別的地方,反而不如自己做做俯臥撐什麼的提高的快。
有一次發彪在書攤上發現了一本線裝武術書籍,他買回來後,通過古文字典終於把那本書搞明白,雖然隻是一些武學理論,但他覺得總比在書店裏買的書強。
所以他就這樣喜歡上逛書攤了。
在三個月前,也就是他十歲生日時他買到一本古書,書名是用篆文寫的,但書的內容隻是普通古文寫的。當是他就覺得這本書不簡單,立即買下來。
買回家後,好不容易搞明白書名的意思:《混元金甲神功》
結合那特殊的紙張,遒勁的手寫字,以及那霸道的書名,楊發彪發現他找了多年的武功秘籍終於找到了,一時不禁熱淚盈眶。
經過仔細的研究,楊發彪終於弄清楚這本秘籍的修煉方法。隻要一到晚上他就會打坐練功,白天練外功。
這天楊發彪早早的吃過晚飯就進了自己的房間,擺好姿勢,自然呼吸,意守丹田一分鍾後開始練習。
首先是氣振丹田,長吸氣,每一口氣分成十幾次,一吸一頓,意念氣入丹田,然後楊發彪能明顯感覺丹田有輕鬆的振動感。然後氣轉丹田,意念氣團在丹田內順時針方向緩緩旋轉一周,呼氣,意念氣團在丹田內逆時針方向在緩緩旋轉一周。這樣運行三十六周天,是為小小周天。
還有更複雜的小周天和大周天,分別要運行七七四十九周天和九九八十一周天。楊發彪練完功後隻感覺身心疲憊,而不是像武俠小說中說的那樣練完功後神清氣爽,不過他並沒有放棄,一直都持之以恒的練著。發彪站起身來,鬆鬆筋骨,打開房門洗了一把臉,然後回到房間睡覺,晚上必須要睡好。因為第二天清早還要再練一遍內功心法,然後還要練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