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王庭早年與江湖眾多門派結怨頗深,雖然過去十餘年,相互裂痕依舊難以彌合。
當下,江湖眾人突見這群官府鷹犬來此席間。原本開懷暢飲之情,全都變的索然無味。
所幸都不願無端招惹官府,又都是江湖裏正道之士,也不可能無謂滋事,這酒席晚宴總算平安度過。
次日清晨,莫凡幾人早早就到了山莊之內的演武場,這二日便是比武競技,以決出誰人能奪得這十年一出的名劍資格。
莫凡持著司徒無傷的“拜劍貼”,便與古飛雲、劍鬼一同,在演武場一處掛了各自姓名。而一旁備有各式木劍,給眾人作登台競技隻用。莫凡便挑了柄較短的闊劍,倒是與自己的短刀相仿。
待到眾江湖英豪,各自落位,便見演武場東邊高台,有山莊家丁擊鼓示意。
東方暉步上擂台正中,向台下群雄行禮,朗聲說道:“名劍山莊承天下各路前輩英雄、少年英豪參加此拜劍大會,至感榮寵。”說著又行一禮。台下群雄一齊站起還禮。
而後東方暉又道:“諸位均知名劍山莊以十年為期,便會出世一柄稀世寶劍,以贈當世禦劍英雄,願得此劍者,需先獲得山莊五年之內派出的七十六枚‘拜劍貼’之一,再在比武競技之中取的頭籌。劍即為兵中君子,故而所得‘拜劍貼’之人,也必然原為天下蒼生福祉守正驅邪。今日,眾君子於此論劍競技,也隻為共討劍理之道。”
相傳名劍山莊建莊之前,江湖之中有邪魔歪教荼毒蒼生,喚作“神道盟”,武林正派無一能敵;後江湖正義欲毀,眾多門派或降或滅,在這大廈將傾之際,“劍神”東方秋力促當時僅存二十門派摒棄相互成見,共為攻守同盟,這才得以潰敗“神道盟”。
後“劍神”東方秋建成名劍山莊,這七十六枚‘拜劍貼’一半之數便是相邀當初二十派年輕弟子,每十年來此相互競技切磋,已圖正道武學能長久欣欣向榮,而另一半便是相邀其餘江湖才俊。
縱然是時代變遷,這‘拜劍貼’流傳方式已經與當初不盡相同,但是也不會有長一輩的高手來此出手奪劍,而大多比武之人,便是二、三十歲的武林才俊。
這比武的規矩卻是七十年中一直未變,便是七十六人一一對壘,勝者晉級。至於登台順序全憑各自意願。
東方暉這邊說完,那東處高台又擂了幾遍鼓,便聽人群中有一人縱身躍出,穩穩的落在擂台之中,衝著台下眾人抱拳行禮,說道:“在下點蒼派弟子田忠義,不知道台下可有人願與不才互論劍道。”
話未說完,台下人影一閃,再一晃眼之間,便已站在台上,卻是一名儒雅的年輕公子,當下也是抱拳行禮,卻隻是通名:“在下李青。”
“請!”田忠義這邊話音一落,便是搶攻而出。“出海”“龍騰”“破浪”卻是一氣嗬成。
劍招驟然而至,李青也不急於互拚,隻是用身法回避,對方攻了三十七招,李青便移了三十七步,卻是每步精妙無比,縱然田忠義的劍招淩厲,竟是連對方的衣服都沾不上。
台下群雄相顧而視,均是讚歎李青這身法甚是精妙:“這弈劍聽雨閣的卻是又出了一名年少高手,‘輕雲飄渺’的步法果然是名不虛傳。”
又過十二合,台上二人卻已勝負既定,李青隻出一招,便逼得對手棄劍。
莫凡看到的是驚奇無比,卻又不解:“這位李少俠,既然能一擊製敵,卻為什麼又和對方周旋這麼多時間?”
“顯擺自己身法唄。”司徒無傷顯得十分不屑。
古飛雲卻道:“這二人實力隻在伯仲,‘弈劍聽雨’的劍法本是求後發而至,一擊製敵的武學,便是要等對手有了破綻才會出手;而‘點滄劍法’卻是寓守於攻,若不是這田忠義後來越攻越急,亂了自己的劍勢,李青卻也沒機會出手。我們的戰大俠幸虧把‘拜劍帖’送了人,要不碰到這位,估計要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