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很不正常的情況,居然在華夏和蘇聯雙方的官方文件上麵,都沒有任何的顯示。蘇聯那邊是因為這樣的事情牽扯到了眾多的利益團體,對於他們來說,海關稅收什麼的,又落不到他們的手裏麵,他們又何必在意?
反正錢到了自己的手裏麵才能算是錢,國家的錢,那是國家的。再加上軍方在這裏麵也占據了重大的利益,蘇聯關防那邊,也被收買了,所以即便蘇聯大部分地區,都開始流行起華夏的商品,但在蘇聯官方資料上麵,卻看不到有多少進口華夏商品的證據,至於說因為這些華夏商品得來的關稅,那就更加等於沒有。整個蘇聯關防收到來自華夏商品的國庫關稅,居然還不到一千萬美金,就算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這兩個不對付的人,都覺得十分的荒唐。
但即便是再荒唐的事情,由於牽扯到葉利欽自己,他也隻能繼續荒唐下去,至於戈爾巴喬夫雖然有心想要管一下,但那麼多的權勢人物參與,他隻要敢管,別說他是蘇共的總書記,他就算是蘇俄沙皇,都一樣沒有任何用處。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刺激,戈爾巴喬夫越是認為那些當權者們都不是好貨色,隻有堅決改革,把蘇共給幹掉,才能還蘇聯一個朗朗的乾坤。至於這樣的事情是否能夠真實辦到,並且推翻了現在的統治階級對於蘇聯的現狀有沒有改觀,戈爾巴喬夫已經是管不著了。
蘇聯那邊由於有了葉利欽還有他那些利益連帶著,所以走私什麼的事情,對於他們壓根就不是什麼問題。但華夏這邊同樣也沒說什麼,那就比較講究了。
說到底,這樣的走私對於整個華夏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事情,無論是那些輕工業產品出口創彙,還是那些機器弄回來給國內的那些廠子更新換代,對於華夏總體實力來說,都是好事兒。雖然在關稅上麵會有很大的損失,但是實際利益上麵,那點關稅,壓根就讓上麵的大佬看不上眼。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上麵的大佬是寧願劉東他們走私多一些,也不會說關稅的問題。當然了,如果以後機械貿易逐年下降以後,單憑借那些輕工業產品,華夏官方還是會把這些走私的稅收收回來。畢竟他們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那些蘇聯的機械。
這些玩意,即便是從正規渠道上麵弄到華夏來,都不是那麼容易,如果走私能弄到手,那再好不過,就當這些東西就是華夏自己弄出來的,反正總體來說,這事兒是華夏占了大便宜,關稅的問題,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就成了小事兒。
在以物易物交易進行得風風火火的時候,劉東他們的團隊,卻聚集在了一起,除了在日本的長島太郎,還有在國內的老王,其他的幾個人,基本上都到齊了,尤其是任大道這平日裏根本就不露麵的家夥,更是早早的就到了莫斯科。這麼積極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次大家聚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商量他們環亞礦業的問題。
要說這段時間環亞最大的買賣,那絕對是蘇聯的大項目。有了這個項目,環亞賺錢的速度那是立馬就飆上去了。但要論到這段時間發展得最快的子公司,那除了任大道的環亞礦業之外,其他的就真算不上。
國內那些新建的企業雖然現在主體工程已經開始完工,但想要正式盈利,至少還需要一兩年的磨合期。而環亞特鋼雖然也在發展,但由於總量已經達到一定高度,雖然時時刻刻都在擴大,但依舊顯得不那麼起眼。至於大興刀具廠雖然有擴大,但也還沒有完全的占據國內高端刀具市場,雖然那些國外的企業已經被大興刀具廠打得潰不成軍,但想要把他們清理出國內市場,僅僅靠著一個大興刀具廠,並不是那麼容易。
而且有些項目,大興刀具廠壓根就插不上手。那些國外對國內捆綁銷售設備的公司,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把刀具這麼利潤豐厚的售後服務交出來。有了這些公司的阻攔,就算是這些使用機器的公司都是國內的國企,但大興刀具廠依舊搶不到他們的訂單。
這樣對比下來,也就隻有環亞礦業的發展速度最快。雖然環亞礦業直到現在,盈利都不算很豐厚,十億美元的投資,每年賺取的純利潤,卻僅僅不到一千萬美元。但劉東知道,等到華夏爆發出強有力的工業實力以後,現在還顯得隻會用錢而不會賺錢的環亞礦業,就能立馬的變成環亞集團一個賺錢的拳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