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夜世子李承豐被伏之事後,李承豐的行事謹慎了許多,每每出行總有陳冬陪同,即便東冬不在,也會找其他人跟著,但不變的是經過那夜的吐露心聲,李承豐往清心觀來的越發頻繁,不過這些天來,但是一場牌局也沒組過,因為若晨正在為藥堂開業做著準備,眼前卻碰到了一個難題,讓她整天焦頭爛額。
問題,還是出在藥品的名字和使用說明上。
古代的藥生抓藥,並不像現代人這麼繁瑣,通常是將藥材打包,然後帶回家自己熬製煎服。但現代的藥物卻不一樣,每一種藥都有用量用法,如果使用不當免不了會出現差錯。
想要讓每個人都知道具體怎麼使用,那藥物名和使用說明就必須要附帶出來,但這卻是一樁難事,除去英文字母不說,如何將這些簡體字翻譯成繁體字也是一個工作量很大的工程。
早在很久之前若晨便有意無意的將簡體字教給了沐瑤,隨著近一年的時間過去,沐瑤現在雖然認識了不少字,但還遠遠達不到自己的要求,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藥物最重要的倒不是名字,而是一些注意事項,如果因身體有別的原因吃了有副作用嚴重的藥,那後果也不是若晨想看到的。
既然這事不得不做,若晨隻好求助於李承豐,讓他找一些能接受新鮮事物,又有文學功底的文人來幫忙。
李承豐身為世子,認識的人都是習文之人,很快便聚集了十來人不錯的青年。但翻譯的工作一進行,便出了很大的差錯。
原來是這簡體字想變成繁體字,並不隻能簡單的按照讀音來轉變,畢竟在古代一字多音,一字多義的字比比皆是,而且好多翻譯過來後,讀起來是不倫不類,這群人在若晨的口述翻譯下,往往同一個藥物會出現不同的文字,將本來就繁瑣的工作弄的更是淩亂。
無奈之下,若晨隻好讓眾人先回去,然後在房間裏獨在想了好幾天,又向世子打聽這時代可有字典類的東西時,卻得到了否定的結果。
“若晨,這種包含所有文字和注解的書,想要編寫怕是得窮盡很多人的一生去研究,相當費時費力,而且又對朝廷沒什麼用,沒人會去編寫的!”李承豐回的十分直接,要知道這個時空戰亂連連,文化早已斷層,甚至在秦滅楚興之間的曆史都鮮有正史記載,更別說文化傳承了。
若晨聽到李承豐的回道很是無奈:“難不成,咱們楚國已經如此強盛,國泰民安了,陛下也不想在文化上做一下統一嗎?”若晨想到曾經秦國書同文車同軌,也給文化的傳承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但現在楚國的文字雖然統一,但這繁體字還是較之簡體字弊端太多,為什麼就不能進行一次文字的簡化或者是去除呢。
李承豐見此笑了笑:“若晨你可知道,我大楚雖然百姓安居樂業,但這讀書識字之一,卻是少之又少,能書寫文單的,更是十人之中難找出一個,你說的這些事,對於百姓而言,並沒有太多的幫助,所以我大楚曆代皇帝,都不曾進行過改製。”
李承豐的解釋讓若晨恍然大悟,是啊,要知道現代人九年義務教育之前,文盲還是很多的,更不要論古代了。這個年代剛經曆過戰亂,百姓首先在意的就是怎麼生活下去,哪還會考慮什麼文化教育。
若晨左思右想之下,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將簡化字編寫出來,一是用於醫藥,二就是能讓這些簡體字流入民間。在繁簡體字之間,大眾更容易接受筆畫少易寫的簡體字,相信假以時日,哪怕是再下去三五代人,百八十年,大楚的文字普及率便大大的提升上來。
若晨這大膽的想法讓李承豐瞠目結舌,他可從未聽誰提過如此大膽的想法,很快便搖了搖頭表示做不到,要知道這世間文字千千萬,而且自秦時起,每一個字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想要變更成簡體字,這簡直與重新造字無異,而此項工作,絕非靠幾個人就能完成的。
其實若晨也知道此事太難,就算是簡體字,那也有常用的幾千字,還有不常用,生僻字,得有個幾萬。而且自己是個理科生,說實話,這簡體字裏自己也有很多讀不出來,寫不出來的字。
可如果讓自己順應曆史,再重新學習繁體字,估計也不比編寫出字典容易多少,畢竟編寫還能同時發動很多人,但學習卻是一個人的事,懶,笨,反正是絕對不可能學的……
轉眼已到深秋,齊王幫忙弄的藥堂早已收拾妥當,若晨這時候也帶著沐瑤搬了清心觀,至此若晨算是真正的踏入了紅塵。
雖然藥堂已經準備妥當,若晨現在卻並不急於開張,因為經過這段時間那些權貴子弟的宣傳,若晨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氣了,那些從太醫院打聽到藥效的權貴早已送上賀禮,倒不是他們有多相信若晨的藥物,隻是想著先打好關係,以免日後用人之際也好混個臉熟。
現在整個藥堂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就在於太醫院送來的孩子,因為這藥堂一旦開業,那拿藥的人肯定是少不了的,單靠若晨一個肯定是沒辦法保證客人的需求,所以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先將這些行醫世家的子弟教育好。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識字,因為瞧病對於他們來說,自小耳濡目染,想要知道對方的症狀並不算困難,所以重中之重便是識字認藥。
而且若晨為了讓大家對這些簡體字有一定的了解,便直接在藥堂門前豎了一個牌子,每天寫上一個簡體字,並給出解釋,無論是誰,隻要是猜出這個字對應的是哪個繁體字,便會得到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可不算少,要知道當初清心觀裏的兩個護衛每個月才二兩銀子,李公公也隻不過五兩銀子。雖然若晨自己沒錢,但在第一次救世子的時候,那陳冬可是直接送了自己千兩銀子,雖然跟兩人熟悉之後想送還給陳冬,結果人家根本看不上。後來才知道,那陳家竟然是京城最大的木材商,連宮中用料都是陳家在操辦,那賺的錢可海了去了,怪不得看不上這一千兩銀子,若晨也算是想通了,為何這陳冬一直甘心陪在世子身邊,原來也是想通過齊王的身份尋求庇護,畢竟家大業大,又有誰不擔心被有心人算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