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兒時夢 第十五章 天都(1 / 2)

“師弟切勿亂了心神,動搖道基……”清羽子厚如江海般的聲音蕩漾開來,驅散了清戒子正凝聚著的滔天殺機,他緩緩走來,在清戒子肩上安慰似的拍了拍。清戒子隻覺心緒頓時安寧平和下來,閉上眼深深呼吸,道:“多謝師兄指點。”

清羽子不再理他,慢慢行至小童麵前,道:“我乃當代上清門掌教清羽子。”

小童抬頭看了他一眼隨即轉身麵向碧華池,還是不發一言。清羽子也沒在意,吩咐了一幹善後,便靜立在小童身邊陪著他麵對這一池碧水,四十九朵仙蓮沉默下去……

碧華池在方才的刹那輝煌過後重歸於死寂,池水好似凝成了冰,縱使四十九朵蓮花還在緩慢移動,卻再也不見泛起絲毫漣漪。片刻後,一朵仙蓮化成了紫光緩緩飄散,接著第二朵……第三朵……

斜陽西落,群星漫天,待最後一朵仙蓮化光消失時,已是第二日的黎明時分,朝陽於此刻躍出海麵,光明迅速自天際向前鋪開,照亮了上清門,照亮了上清門中碧華池前的一老一幼。

“天尊符召,氣運盡歸……”小童望著天際鄭重的,緩慢的,說出了在人間的第一句話,幼小的身軀,微末的法力,卻是難以侵犯的威儀,擺弄蒼生的大氣。

“且跟我來吧……”清羽子帶著一絲莫名的歎息說到,言罷轉身離去。

小童這次順從了清羽子的話,邁步跟上。

上清門後山,一老一幼並排走在蜿蜒的山石小道上,陽光透過茂密的樹木投下了斑駁的影子。

“你叫什麼名字。”清羽子隨口問道。

“好似……不大清楚了……”小童皺眉想了會,放棄了對答案的思索。

七柺八折兩人轉出了青蔥的樹林,一個稍顯破舊的道觀出現在他們眼前,道觀雖小但透著大氣,道觀雖破,卻蘊含著以千萬載為單位的時光沉澱,撲麵而來的厚重滄桑。

清羽子鄭重的推開那扇簡陋的門,發出一聲吱呀,領著小童走了進去。

道觀裏邊空蕩蕩,擺設十分簡單,孤零零的香案上一鼎香爐燃著三支青香。煙霧繚繞,把懸掛的畫像模糊。

小童沉默著緩緩拜倒,清羽子走上前去為畫像敬上三支香,而後打開了安放於香爐前的木匣,取出一卷暗黃錦書。

他轉身正對跪倒在地的小童,鄭重的展開錦書,書背上蒼勁中正的“上清”二字漸漸顯現。

“無量天尊在上,今上清門第六十二代掌教清羽子,奉召收前跪童子為徒,賜名天都,傳我上清大道,整合天下,聚歸氣運……”

這一日,太虛山上,正為蕭榆早課彈琴的蕭子楊被崩斷的琴弦打斷。蕭榆亦被這聲尖銳自小橋流水的陶醉裏驚醒。

蕭子楊望著窗外遙遠的天空沉默凝神,片刻後重新更換了斷弦,雙手再次落於琴上時,銀屏炸裂金戈突出,一改方才斜陽古道的寧靜悠遠,瞬間那殺機四伏血光乍現。

蕭榆聞聲先驚,而後被那氣勢所攝,聽得投入,待一曲終了,放開緊握的雙拳才發現手心滿是汗水,他有些激動的等待著蕭子楊為他點評方才那曲的要點技巧、意境韻味,不料卻聽蕭子楊問道:“榆兒,這些日子來,為師教你的琴棋書畫雲雲可還喜歡?”

蕭榆點頭:“最為喜歡不過了。”

蕭子楊抖開折扇輕搖著,走到了蕭榆麵前,彎腰牽起他的手推開門去,外邊正是大雪紛飛。

雖說如今踏入了修道門檻,已不怎麼在乎這樣普通的寒冷,可忽然立於漫天飛雪中,被那凜冽的勁風一激蕭榆還是忍不住縮了縮腦袋。

“榆兒你可知道為何我派要在太虛山上耗費諸多法力演化四季?”蕭榆想了想沒能得出個所以然來,隻好搖了搖頭。

“四季之美,乃凡塵獨有的一份,我太虛門耗費資源便是希望弟子能感受到自己身處凡塵中。”蕭榆茫然的看向蕭子楊,對這個緣由表示不解。

蕭子楊笑了笑,撫著蕭榆的腦袋道:“師傅教給你的諸如琴棋書畫種種都源自於凡塵,凡塵是這世上最美的所在,榆兒你若也喜歡它,便要好好的保護它。”

蕭榆聽後迷茫更甚,他實在想不通凡塵有什麼需要保護的地方,縱使需要,以自己這點微末本事估計也有心無力,不過既然師傅這麼說了,無論有沒有力,蕭榆還是點了點頭。

蕭子楊好似越發的開心了,帶著蕭榆回到房內,揮筆潑墨為他做了一副山水畫,方才道:“今日就到這裏,回去之後多多練習前日贈你的曲譜。”

……

窗外已飄了一個早上的雪還絲毫不見減弱的跡象,屋子裏,方才回到住處的蕭榆鄭重展開蕭子楊揮毫而就的山川流水,觀賞許久才,小心翼翼的裝裱起來掛於牆上,而後他取出琴譜認真閱讀,時不時在琴上撥弄兩下,顯得極為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