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愁 第三十四章 素雪染紅塵(五)(1 / 2)

陸吟雪靜靜的看著蕭榆飄飛各處的破碎魂魄,等待蕭榆築基完畢,雖然早知道這座大殿中除了他們再無外物,不可能有人能打擾蕭榆,可她還是下意識的緊張皆備著,死死盯住蕭榆那四散的魂魄,生怕出現分毫閃失。

那一幅幅飄若落葉,飛若蝴蝶的畫麵不斷變化著,閃現著,速度極快,那便是蕭榆二十餘年人生的點點滴滴。

從畫麵中,陸吟雪看到了蕭榆小的時候在學堂中搖頭晃腦朗誦詩書的場景,看到了學堂門口那一掛在蕭榆童年記憶中無法忘懷的神奇風鈴。

那能發出微微紫光,清脆鈴聲的小玩意,為何在他已上天入地輕而易舉之時還是如此的記憶猶新,那學堂中隨朗誦的“關關雎鳩”是否多年過去依舊繚繞耳旁?

陸吟雪又看到了孩童時候的蕭榆被人欺負的畫麵,為了掩護小夥伴而獨自留下的小小身影,看到了夕陽下,回家的路上那被橘紅色餘暉拖得長長的影子,看到了那座寂寞的宅院,看到了後山,沙沙林風中,那個時常自言自語,偶爾摸一把鼻涕,淌一回眼淚的孤獨小孩。

十年過去,兒時的玩伴是否還會記得那個為他們斷後的身影,已變成了高聳靈山太虛分觀的後山,是否還留有一片安靜的樹林,每當夕陽將去,夜色將臨,樹葉就會在微風中沙沙晃動,那裏大約已沒了一個獨自訴說著或喜或悲的經曆,或美好或迷茫的未來,孤苦的小男孩。那沉睡在後山中不知多少歲月的女子,那個曾經聆聽了他渺小理想,可笑憧憬,聆聽了他大半個童年的女子,那個在那一夜飄然遠去的女子,可否知道,當年那個自言自語的男孩心裏不忘的感恩。

畫麵流轉,又到了太虛山上的日日夜夜,那一天,嶽守一把他帶離了世俗,讓他飛到了天上,某個夜裏,嶽守一撥開萬裏雲層讓輝煌的燈火不夜的城市,讓那喧囂的滾滾紅塵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映入蕭榆眼中,不知嶽守一可還記得,十多年前,他忽有所悟有感而發,曾經與隻是個小孩子的師弟說過一段讓這個孩子銘記至今花費十年甚至於今後更多的時光來參悟的話:“滾滾凡塵諸事牽連,業障堆積,凡人們不能逃開生老病死,生死輪回,但由這些短暫有限的生命所不住演繹的悲歡離合恩仇苦樂,與他們所創造的城鎮都市藝術文明,都帶著凡世特有的印記,無論諸天神仙九幽魔皇法力多高道術多強,都不能模仿亦不能全然理解,所謂大道,無非宇、宙、因、果,但仙魔大能們參盡宇、宙卻道不清因果,隻得斬因果脫業障,而把神魔們不能明白的因果塵緣演繹得最盡最詳的便是凡塵人間……它才是最美的地方。”

嶽守一給太虛門帶回了一粒種子,而守護著這粒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便是那個如淵如海從沒有誰能夠看透的太虛當代第一人——簫子楊。

讓畫麵定格在那一日的太虛大殿中,手搖折扇的男子輕輕問道:“蕭榆你可願意拜入我簫子楊門下。”匍匐在地的懵懂孩童回答:“蕭榆願意的。”……

求道者探索大道,也相信冥冥之中的因果牽連,可沒有誰能知曉,一個人誕生之時,那無形無跡的命運是否已安排好了他將要踏出的每一步,但見證了這簡短平淡兩句對話的那些人或許能夠感覺到,一絲大道的痕跡,好似百世的輪回萬載的等待後,命運因果於那刻注定的書寫,這兩句話成就了一個師傅,塑造了一個徒弟,這簡單平淡注定會埋沒在煙塵中的兩句話,卻不知會不會在千萬年後,寫入那冊最為龐大的曆史,成為一個時代的起始。

太虛山的歲月,四季綿綿,有著春光明媚,有著夏雨滂沱,有著秋風落葉,有著冬雪紛飛,有風趣的周長卿師兄,有豪邁的朱盞飛師兄,有那一夜月色下,流著淚,抱著他,堅定承諾道:“沒事的,有師姐在!”的王彥焉師姐,還有那黎明時懸崖上,並肩看朝陽出雲海的黃星蘭,還有……還有……

李靈漪,一個深深烙印著的名字,一個在他修道最為暗淡無望的日子裏驀然闖入了他生活的女孩,一個與他從十三歲鬥到了二十二歲卻從未勝過一次的女子,一個牽掛他的,他牽掛的女子,一份本以為平平淡淡甚至磕磕碰碰,卻最終在那生死分別的一掌間猛然發現如此難以割舍忘懷以至於寸斷肝腸的情誼。塵緣總是這樣無聲無息,在不經意間,輕描淡寫的畫出一段濃墨重彩亦不能繪清的牽絆。

滾滾紅塵,因果難測,凡塵中獨有的道,大道裏不可分割而最難琢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