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上,波濤洶湧。
那艘最大的船艦,如同龐然巨獸般矗立於江麵,其威嚴氣勢令人心生敬畏。
然而,站在船頭的阿濟格卻是滿臉陰鬱,心情更是沉重無比。
他緊盯著儀真港方向,那裏滾滾濃煙升騰而起,遮天蔽日,同時傳來陣陣淒厲的呼喊聲,仿佛是無數冤魂在那哭訴。
他的心頭一陣刺痛,那哭嚎聲是他手下最為精銳的滿漢八旗兵,那些都是跟著他一起經曆無數次撕殺的士兵,而這些聲音讓他無法平靜,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剛剛結束的那場慘烈戰鬥畫麵,他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滿清兒郎們被明軍無情的屠戮。
他發誓總有一天要馬踏儀真,隨後兵鋒直指揚州,殺他個天翻地覆……
目前,戰損情況尚未統計完畢,但憑借多年征戰沙場積累下來的經驗,阿濟格深知此次戰役損失慘重——傷亡人數恐怕已接近半數,戰船更是損毀無數。
這無疑是他,自入關以來遭受的最為沉重打擊。
一想到自己竟會如此狼狽地逃竄,阿濟格便覺得羞愧難當,無顏麵對麾下將士和自己帶領的滿清鐵蹄,這種恥辱感深深烙印在他心中,成為他永遠難以磨滅的傷痛……
當逃竄的阿濟格乘船經過應天段時,他眼中充滿了慍怒。
若是此刻他尚有餘力再戰一場,必定會竭盡全力攻陷應天,然後養精蓄銳、厲兵秣馬,再度殺回儀真。
到那時,他定要血洗整座儀真城,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明朝守軍,一個活口也不留!就在這時,他突然想起多爾袞寫給他的密信,急忙拆開一看,頓時瞠目結舌。
原來,信裏詳細地寫明了明軍擁有了新型火器一事,但由於他一直記恨著與多爾袞之間的嫌隙,竟然完全無視了這封至關重要的密信。
如今追悔莫及又有何用?
此刻,他最為擔憂的卻是尚可喜率領的三十萬大軍,正從陸路北上進攻廬州府一事。
一想到這裏,他便心驚膽戰,如果廬州府也配備了相同威力的火藥,那麼己方必將遭受重創,損失必定是慘重。
這樣一來……不行!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必須立刻想辦法通知尚可喜,讓他小心應對才行……
尚可喜早就率領著軍隊離開安慶府,一路向北進發,準備首先攻打廬江。
然而,他們在廬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這座小小的廬江縣城,隻有區區三千名守軍,卻成功地將尚可喜的三十萬大軍拖延了整整三天之久!
不僅如此,左夢庚和高傑兩部共計損失三萬人馬,統統戰死在廬江縣城外,方才艱難地攻下了廬江縣城。
然而與豐縣發生過那一幕一般,竟然再次在廬江重演——守軍仿佛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一變故氣得尚可喜暴跳如雷,情緒一度失控到極點。
如果這些犧牲的士兵都是滿清八旗兵,那麼麵對如此慘重的傷亡,尚可喜恐怕隻能選擇引頸受戮來謝罪,幸運的是,死去的大多都是明朝投降過來的士兵,這讓尚可喜心中稍感寬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