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燕市政局風雲動蕩(1 / 2)

陳風固執地認為,做事情就要一鼓作氣,趁著現在全市改造城中村的東風,一口氣拿下所有的城中村,也有利於對燕市的城市建設做出全麵而合理的規劃。但城中村的改造,越向後遇到的阻力越大——提高出讓價格,組織人群對抗拆遷,在政府門前示威,等等,城中村的村民反抗的手段越來越多,讓市裏原本大力支持陳風的人也不免退縮,甚至連市委書記崔向的態度也不明朗起來,陳風的壓力因為崔向由以前的明確支持,改為不表態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而陡然增大起來。

如果僅僅是來自市裏的壓力,隻要崔向不提出明確的反對意見,以陳風的強硬個性,他完全可以抗得住,但事情的轉折來自一次省裏的常委會議,省委書記高成鬆以前對燕市的城中村改造的態度是樂觀其成,但在一次常委會上,突然發難,指出燕市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暴力執法,野蠻拆遷,暗箱操作,個別領導幹部政治覺悟不高,任人唯親,導致改造後的城中村的建設雜亂無章,沒有完全推向市場……據說此言一出,讓一向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的省長葉石生也大吃一驚。

不但葉石生吃驚不小,在場的所有常委都大為震動,因為原定的常委會的議題根本不是關於城中村的改造,高書記突然打亂原有的安排,毫不掩飾地直指燕市的市委市政府,究竟何意?

雖然高成鬆說完之後,再也沒有了下文,但原先至少有半數以上支持城中村改造的省委常委中,最少有兩三人又保持了沉默。陳風也是在聽到了省委書記的強烈不滿之後,頓時感到身上的壓力重逾千鈞!

如果省市兩級領導都不再支持城中村改造,他身為市長勢必孤掌難鳴,要是崔向還堅定地和他站在一起還好一些,畢竟崔書記還是省委常委,但一旦崔向保持沉默,哪怕不明確反對,實際上也是表明了不支持的態度。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陳風想不明白高書記的講話到底有什麼暗示,他當然不知道高成鬆說了半天,其實重點是點明城中村改造之後的建設問題。如果夏想聽了高成鬆的原話,就會立刻想到是南方一建在承接城中村改造工程時,因為資質不夠,技術力量不雄厚而被燕市拒之門外。已經和高成鬆的妻子景曉影搭上關係的南方一建自然大為不滿,就找到了景曉影訴苦,景曉影又將話帶給了高成鬆,高成鬆就來了一出常委會上的突然發難。

陳風最後自以為是地認為是規劃方麵的專家,所設計的拆遷方案和燕市規劃讓高書記看不上眼,所以才讓高書記在常委會上不點名批評,說實話陳風他自己也對燕市的規劃專家非常不滿,總覺得他們設計的方案要麼保守,要麼隻考慮美觀不考慮實用,總之毛病一大堆,沒一個讓他感到滿意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突然想起高海幫他解決了北大街的改造工程,不但沒有花費市裏一分錢,而且聽說還改造得非常成功,步行街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連晚報也專門刊登了報道,盛讚北大街的休閑廣場設計別具一格,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