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既不是中組部的電話,也不是古秋實的電話,更不是總理的電話,讓夏想也沒有想到的是,最先打來電話確定他即將調離湘省的,竟然是中紀委來電。
“夏想同誌,我代表中紀委對你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時,有問題要征求你的意見。”隆家城的聲音淡而威嚴,有一股居高臨下的味道,“你現在方便嗎?”
堂堂的中紀委書記親自來電,夏想就算正向鄭盛彙報工作,也必須以接隆家城的來電為第一大事。
“方便,請隆書記指示。”恭敬的態度和謙遜的口氣必須有,夏想不能讓隆家城在表麵的問題上挑他的毛病,就顯得他太不會做人了。
“感謝隆書記對我的工作的肯定。”夏想又補充了一句。
隆家城若有若無地嗯了一聲,繼續說道:“中紀委認為,賴烈英同誌適合擔任湘省省紀委書記,我代表中紀委特意征求你的意見……”
隆家城沒有明確點明他即將調離湘省,卻從接任人選上麵點題,就讓夏想斷定,有關他的去向和職務,應該已經敲定了!
按照慣例,選擇接任人選時,會適當考慮參考前任的意見,但也並非一定會征求前任的看法,況且話又說回來了,提名的接任人選又不是從湘省省紀委現任的副書記之中提拔,何必多此一舉問他的看法?
他根本不認識賴烈英是何許人也!
因此,隆家城似乎是放低身段特意打來電話征求他的意見,明是抬舉,其實是設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陷阱,不用想就知道,賴烈英肯定是隆家城一條線上的人,但估計在提名之時,阻力不小,隆家城就要拿他的意見說事了。
他的意見也好,看法也好,影響不了大局,但如果他的話說過了或說錯了,傳了出去,得罪一些中間的政治局委員還是大有可能的。
本來他安安靜靜離開湘省就行了,沒想到隆家城也算計他,給他來了一出追放曹,就讓夏想心中不太舒服。
“對不起,隆書記,我對賴烈英同誌不了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以就不發表意見了。”夏想的態度依然恭敬,語氣依然客氣,但表達的意思卻是十分堅定——閉口不談。
隆家城似乎早有心理準備,嗬嗬一笑:“不了解賴烈英同誌就不發言,很好,有原則有黨性,那麼還有一個問題要提一提,也有人提議由鄭海棋同誌擔任湘省省紀委書記,夏想同誌,你和鄭海棋同誌肯定熟悉,以你對他的了解,本著對湘省省紀委的負責的態度,談談鄭海棋同誌是不是適合擔任紀委書記職務。”
好嘛,終了還是挖坑讓他向下跳,夏想現在已經無路可退,必須正麵回答。
“鄭海棋同誌思想靈活,原則性強,在省委秘書長的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績。相信他能在新的崗位上,一樣能做出應有的貢獻。”夏想斟酌了一下語句,努力讓他的話滴水不漏,不能讓人抓住漏洞。
“……”沉默了片刻,隆家城卻又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夏想同誌,你有好心,未必別人會承情。你應該不知道你下一步因為你想象不到的一個人的阻撓,而差點沒有走好……”
電話斷了,一次莫名其妙的通話就此結束,夏想愣了一會兒,放下電話,一時之間心思浮沉,想了許多。
可以斷定的是,隆家城的話是真話,肯定是背後有人下了絆子,不想讓他順利上位,而此人不是反對一派,不是平民一係,而是團係或是家族勢力的人。
究竟是誰,隆家城沒說,他肯定也不會打回電話去追問,更不會暗中打聽,有些事情也許永遠不會有真相,而且他也知道,不知道真相比知道要好。
隆家城的電話之後,夏想的調離就真正提上了日程。
一周後,中央正式宣布,喬清文任寧省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楊隨承任寧省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張凡山任陝省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如果說喬清文和張凡山的任命還在意料之中的話,楊隨承的平空殺出,就確實讓夏想吃驚不小。
一時間,還真想不起楊隨承是誰,再仔細一想才一下想起,楊隨承本是齊省省委副書記,他調離齊省,空缺出省委副書記一職……如此,夏想知道,他的前程塵埃落定了,就是齊省!
怎會是齊省?夏想還不太相信最終的結果,因為他一直以為能北上吉江省和宋朝度一起,或者再南下嶺南在陳皓天的領導之下,不成想,既不北上也不南下,卻是大江向東流,直奔齊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