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 微小的突破口(1 / 2)

對於夏想和代複盛之間的對話,古秋實安坐一旁,一直不發一言,臉色平靜如水,似乎並不關心夏想和代複盛之間的互動。

古秋實是否真正置身事外,夏想並不去多想,因為他知道,古秋實並不方便就此事發表意見,或者有可能他根本不知道代複盛會主動提及鹽業問題。

既然代複盛主動攬事上身,夏想也不會多說什麼,隻能靜等代複盛進一步的解釋。雖說以代複盛的級別,根本用不著向他解釋什麼,但代複盛肯定不會隻提出問題,不做出解答,何況還有古秋實在一旁。

古秋實和代複盛之間的關係如何,夏想不得而知,也不會刻意猜測,即使同為團係幹將,也未必就一定關係密切。

代複盛關於燕省食鹽的問題挑明之後,氣氛一時之間陷入沉寂之中,他不說話,夏想也不好開口,古秋實更是無話可說。

其實古秋實也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無話好說,他能說什麼好?代複盛比他級別高,比他資曆老,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出發,現在都是代複盛掌握了主動權,他和夏想,隻能被動等候。

而代複盛為何主動提及食鹽問題,古秋實也不得而知,盡管他也知道,安省的鹽業確實和代複盛有內在的聯係。

沉默了大概半分鍾之久,代複盛又搖頭笑了:“秋實、夏想,你們對我還是沒有信心……”

古秋實嗬嗬笑了:“代總理說得哪裏話,夏想或許和您接觸少,不了解您的為人,我可是知道您對身邊人要求一向十分嚴格。”

代複盛擺了擺手,語氣很輕鬆:“要求再嚴格,也難免有害群之馬。有人打著我的旗號和燕省鹽務局接觸,燕省方麵就相信了,就寧願放棄自己的配額不用,也要調配安省的食鹽,都哪裏跟哪裏?我還正想請夏想同誌為我正名,為我查清事實,不要讓燕省的同誌以為我以權謀私,縱容家鄉人亂來。”

代複盛盡管是以輕鬆的口吻說出了上述一番話,但夏想還是心中一震,聽出了代複盛話裏有話,隨即他立刻想到了什麼,頓時明白了代總理主動提及此事的真正原因所在!

果然,代複盛也沒有隱瞞,終於完全點明了主旨:“邱緒峰同誌調查了燕省鹽務局的問題,已經查到了一些真相,但有人以我的名義打了招呼,試圖壓下,我就很不高興。但我又不能直接打電話給邱緒峰同誌說明情況,畢竟抹不開麵子,嗬嗬,夏想和邱緒峰能說上話,就替我傳個話,怎麼樣?第一次見麵就麻煩你,本來我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後來一想,有秋實在,哪裏還有那麼多講究,對不對?”

代複盛果然有一套,說話辦事不但滴水不漏,而且還十分圓潤,並且考慮得十分周到,就讓夏想不得不佩服代複盛的政治智慧確實十分高超。

還有一點,也讓他感歎代複盛不管是真心和燕省的鹽務係統撇清關係也好,還是故意在他麵前顯示廉潔的一麵,不管是哪一種,都讓他大感欣慰,至少代複盛的做法表明了決心,也說明代總理應該確實和製鹽行業,沒有利益糾葛。

同時,代總理也間接表明了支持他拿鹽業開刀的做法!

今日的會麵,收獲頗豐!

夏想長出一口氣,他並不了解代複盛,隻知道他是總書記一係的人馬,隻從新聞和別的渠道聽聞過代複盛的所作所為,對他的立場和執政理念,並無一個清晰的認知。今日的會麵,雖然代複盛在他眼中,依然隻是模糊的輪廓,至少麵對麵的交談,以及代複盛主動對燕省鹽業問題的表態,就讓夏想頗有一種撥雲見日的喜悅。

代複盛在他眼中的形象,比以前更近了不少,也清晰了幾分。

夏夜的京城,燈紅酒綠或是紙醉金迷,在夏想眼中都是一樣的司空見慣,並且無動於衷,因為繁華和寒喧代表的是浮躁,而他最需要的是沉靜。

送走代複盛之後,夏想又和古秋實告別。代複盛自始至終沒有提及李丁山的事情,不提才正常,如果他提了,才會顯得別有用意了。

古秋實用力搖了搖夏想的手:“代總理今天話有點多,不過也是他的性格了,他就是開朗的風格。”

夏想笑笑:“代總理的話也不算很多,恰到好處。”

古秋實笑道:“好了,不管怎樣,你今天收獲算是豐厚了,記得欠我一個人情。”

古秋實爽直的一麵,讓夏想也因為李丁山的事情而微有鬱悶的心情,一直又晴朗了許多:“好,好說,什麼時候古書記有需要,我什麼時候就隨叫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