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勝天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是字麵上的意思,不過到了現代被人誤用了而已。就連一些偉大人物也也常常以人定勝天來顯示偉大。
人的偉大表現在人格之上,不是和天爭名奪利之上。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所以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政治家之中,不出聖人。
況且天道無語,隻是默然千萬年俯視大地,身為承受天道恩惠的個人,為什麼非要和老天一較長短?人能戰勝上天?還是先戰勝了自己的私欲和致命的缺陷再說!
所以當夏想看到衙內幾乎毫發無損地出現在眼前之時,心中先是驀然一驚,隨後搖頭一笑,衙內不從政也真是可惜了,他還真是一個陰險多變的人物。
隻可惜,許多時候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更形象的形容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衙內再自作聰明,再自以為得計,當他邁著故作瀟灑的步伐來到夏想麵前之時,夏想隻是欠了欠身,連站起迎接都欠奉!
衙內在車禍之中並未受到多重的傷,他是騙過了所有人,包括何江海,包括夏想,但卻騙不過索取他的命的亡命之徒,如果不是夏想當機立斷派出蕭伍到醫院,衙內此時別說裝腔作勢在夏想麵前擺樣子了,估計已經到閻王麵前報到了。
夏想就對衙內在他麵前表現而出的騙過所有人的得意頗不以為然。
衙內注意到了夏想的表現,也一下想起雖然他臨危之時突發奇想假裝身受重傷,就為了黑幕後想要害他的人一把,不料還是人算不如天算,差點在醫院環節送了小命,不由臉色一曬,尷尬地咳嗽了一聲,知道他在夏想麵前還真沒有裝大頭蒜的資格!
夏想等衙內在麵前站定,才慢慢站了起來,伸手和衙內握手:“高總吃了什麼靈丹妙藥,恢複得這麼快?真是奇跡。”
衙內訕訕一笑:“夏書記就不要取笑我了,差點丟了小命,還得感謝你的出手相助。要是在古代,我還得磕頭謝恩。但現在新時期,我就拱手,行不行?”說話間,他還真向夏想抱了抱拳,還鞠了一躬。
周鴻基沒想到的是,夏想坦然受之,對衙內的鞠躬不避不讓,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客氣,似乎很是托大,不過落在他的眼中,就另有意味深長了,也讓他從內心深處,發出了一聲喟歎。
夏想此舉不是托大,也不是拿捏,接受了衙內的鞠躬,意味著夏想對出手救下衙內的事件,到此為至,並不指望衙內有任何回報。
更深一層的含義就是,含蓄地表達了夏想對他剛才提議的委婉拒絕!
周鴻基心中也清楚,自己一方在拉攏夏想的手段和時間上,比平民一係晚了一步不說,說不定開出的條件還不如平民一係慷慨。如果他說了就算的話,絕對不會拖到現在才和夏想坐在一起談。
隻可惜,他說了不算!
更可惜的是,另一方有一個老謀深算的葉天南!
周鴻基暗暗搖頭,自高自大害人不淺,官僚主義也害人不淺,難道說,夏想終將要和他站在對立麵了?
盡管早有心理預期,也早就知道何江海的倒台,其實預示著齊省二元對立的開始,而他和夏想之間,還是會因為各自陣營的不同,必將成為對手,但真的當這一天來臨時,周鴻基還是不免感歎,他真的不想和夏想為敵。
不是他怕夏想,而是他確實敬佩夏想的為人。
衙內不是一人前來,不過送他的人遠遠站在邊上,不來近前,而且人數還不少,顯然,衙內驚魂未定。
坐在夏想對麵,衙內又勉強笑了一笑:“打鷹多年,還是不小心被鷹啄了眼,讓夏書記見笑了。”
衙內其實比夏想年紀還大,不過因為穿著比較新式,而且說話比較隨意的緣故,顯得他很是年輕,夏想在他麵前,也不好表現得過於拿大了,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高總以後,就更加海闊天空了。”
衙內擺擺手:“不說以後,就說眼前,我來之前,鴻基肯定也和夏書記說了不少話,我就不多說了,今天就隻送一份禮物,請夏書記一定笑納。”
一伸手,衙內遞上了一張薄薄的紙張。
夏想本想開個玩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殘金——卻沒有說出口,因為衙內薄薄的一張紙,上麵隻有幾個大字,雖然手寫的字跡歪歪扭扭不成樣子,卻讓他吃驚不小。
“達才,30億,百分之五。”
政治人物之間說話,有時為了防止對方偷偷錄音,都會留上一手,要麼不說關鍵問題,要麼含糊其詞,當然,到了夏想和周鴻基的級別,錄音一類的事件就幾乎沒有了,因為不但不會有效果,反而會人格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