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怎麼了?低著頭幹嘛?”小女孩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問道。
“我……我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辱了讀書人的氣節!”男孩弱弱的回答道。
“我爹說,讀書是為明理,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書也不該隻走科舉這一條道。如若天下人,人人讀書識字,人人明理,那這天下就是盛世繁華的天下!”
“好!你說的真好!”男孩歡樂地說。
“吭!”一聲咳嗽,男孩馬上安靜下來,小女孩慢慢的轉過頭,看到父親陰沉著臉,笑著跑過去。
“爹,你又開始唬人了,瞧把他嚇得!”
“你剛剛又在瞎說什麼呢?新帝剛剛平定四亂,大赦天下,那番話若傳入有心人耳裏,會給家裏招來禍患!”
“爹,知道了,我下次,下次一定注意。”女孩調皮的吐了吐舌頭。
“你呢?你是誰家孩子?”劉秀才看著男孩問道。
“回夫子的話,我是隔壁楊家村楊勝家二子楊二柱,今年七歲,我是跟著村裏上私塾的孩子一起來的,我想識字明理,可家裏太窮,便隻能偷聽。”男孩羞澀的低下了頭。
“你不怕我將你趕走?”
“怕!”
“怕還來?”
“我想識字,隻有識字方能掙錢,掙大錢!”
“你識字是為了掙錢而不是科舉?”
“不為科舉,隻為掙錢。”
“哦?這是為何?科舉可以光耀門楣,而行商隻能低人一等。”
“如若科舉,全家乃至全族,必然傾盡全力為我,如若有朝一日中舉做官,若遵循本心,必然想要做個好官,做個清官,然清官必然兩袖清風,我何以報答族人?若做個貪官,族人生活必然比現在要好,然缺失了清清白白做人的祖訓家訓!然而從商則不同,我若從商,可以慢慢先讓自家日子好過,然後帶動族人一起過上好日子。”二柱侃侃而談,兩眼熠熠生輝,似乎從他的眼睛裏可以看到楊氏一族的崛起……
“你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考慮,如若你真能堅持下去,總有一天定能實現你的願望!如若你能做到以下三個條件,我便允許你在此旁聽,至於能學到多少,能領悟多少,全看你自己的本事!”說完這些話,劉秀才看向劉二柱,雙眼凝視著他的眼睛。
“三個條件?”劉二柱在腦子裏想了一下,回答道:“先生請講!”
“第一條,既要學習,那須同其他學子一樣,每天都要學習,風雨無阻,其他人上課,你便上課,其他人休沐,你便休沐。
第二條,每日早上須打一捆柴放在我家門口,且要早於其他學子,不可讓其他學子看到。
第三條,你必須嚴格遵守第一條和第二條,且不得少於五年,若有違背,須還我白銀三十兩!
你自己仔細考慮清楚,考慮好了我們簽下契約,明日開始你便可以來聽課了,聽明白了嗎?”劉秀才看向麵前這個小小的少年,他的眼裏有著堅毅和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