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呂不韋與徐氏講解了他們這些大臣所修之道,以及這些道路大概境界劃分之後,便留上了心。
一次,徐氏在與秦政的激烈歡愉之後,****著身子,依偎在他懷中,柔聲問道:“夫君,妾身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問吧。”秦政摟著她豐腴的身子,閉著雙眼,道。
徐氏撐起身子,雙眼一眨不眨的看著秦政,直到秦政心中奇怪睜開雙眼的時候,才問道:“夫君,上次呂不韋曾跟我說他修的是商業之道,而李斯修的是軍事之道,那夫君你呢?”
“嗯?”
秦政一愣,轉而笑道:“這個呂不韋,還跟你說過這些東西。”
“怎麼,親身作為你的女人,難道連這些都不能知道嗎?”徐氏幽幽的道。
“嗬嗬!”秦政一把又將她摟在懷中,笑道:“怎麼會呢?隻是你跟了我之後,就不用操心任何事,日後自有我為你安排,不過你既然對此感興趣,告訴你也無妨。”
“你可看過《道德經》?”秦政問道。
“道家經典名著,妾身豈能不知?”徐氏道。
秦政道:“裏麵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我們之所以要追尋各自的道,便是道能讓我們認識這山川河流,花鳥魚蟲,以及世間萬物!”
“你以為呂不韋和李斯一出生就能有如此智慧,如此才華,如此眼界嗎?不是,他們雖然天資不凡,但如今所能擁有的一切,都是在追尋自己的道路上,慢慢升華而來!”
“如李斯,在謀略一路上,慢慢學習,慢慢領悟,眼界以及智慧不斷擴展和提高,直到他將謀略一路突破到某種極限,就猶如打破了某種束縛,突然認清了事物的某種本質,其眼界和智慧也頓時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戰術戰策,而是將這種對謀略的領悟,升華到對世間萬物的領悟,所以他後來轉修治國之道,也能很快上手,並能達到極高層次。呂不韋也是如此,隻不過他最初修的是商業之道,將商業之道修到極限之後,才轉修治國之道。”
在秦政一番詳細講解之下,徐氏才算明白其中道理,感興趣問道:“那夫君你呢?”
“我?”秦政笑道:“我可不一樣,我修的是帝王之道,這帝王之道,不比尋常,必須是一代帝王才能修習,隻有在處理這個國家的各項事務過程之中,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徐氏想起秦政如今隻不過普通百姓,別說國家,連一官半職也沒有,這沒有國家,如何修習帝王之道?徐氏心想秦政心裏肯定不是很舒服,便安慰道:“夫君不必在意,有李斯和呂不韋如此大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夫君日後肯定能建國立號,到時再修習帝王之道不遲!”
秦政笑著搖搖頭,並沒有解釋。早在他一統六國之時,就已經將帝王之道修到極限,否則如何降服李斯、呂不韋,還有尉繚這種絕世大才?
******
呂不韋接受徐家產業之後,便開始對整個徐家產業進行整頓。
首先,統一字號,建號秦盟,統一管理秦政旗下所有產業。呂不韋為明麵上秦盟盟主,負責管理整個秦盟所有事物,但暗地卻對秦政負責,並為秦政提供所需一切資源。
接著,對秦盟進行權力劃分,盟主權力最大,主管所有事物,下麵有州級會長,郡級會長,以及縣級會長,分別對秦盟在各州、各郡以及各縣的所有事物負責。當然,這隻是個總體規劃,目前秦盟業務還隻擴散在遼東一帶,並且影響力有限,別說州級會長,連一個縣級會長也沒有,因為若想勝任縣級會長,自身必須具有一定商業才能,既是在商業一道上有一定修為,而目前來說,呂不韋並未發現如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