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寓言創作中,以科普知識為素材創作出來的作品並不鮮見。作家們常常稱這種寓言為“知識寓言”或“科普寓言”。很多寓言作家都曾成功地寫出過單篇的科普寓言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近年來,也有寓言作家對此進行了係統創作,並以整部圖書或係列叢書的方式打入圖書市場,讓科普寓言成為圖書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就更激發了我創作科普寓言的興趣,於是,我用了半年的時間創作了這本科普問答寓言——《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以問答的方式來創作寓言,是一種新的嚐試。為此,我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期望它能成為寓言文學創新的亮點,並得到同行的指教和讀者的喜歡。
其實,問答寓言在當代寓言文學中早已出現,如湛廬的《烏鴉為什麼老是“哇哇”叫》、呂德華的《月亮為什麼害羞》、吳廣孝的《小蚯蚓怎麼是紅色的》等等,很多作家都寫過問答寓言,在民間寓言和少數民族寓言中,問答寓言更是屢見不鮮,如民間寓言《公雞為什麼沒有成為歌手》、藏族寓言《兔子為什麼成了豁嘴唇兒》、彝族寓言《狼的尾巴為什麼夾起來了》等等。問答寓言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是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和相當數量讀者群的。我之所以用整本圖書的方式,正式推出問答寓言,就是想讓問答寓言能夠在寓言文學領域發揚光大,熱切希望,通過我的創作,拋磚引玉,讓讀者能夠更多地看到問答寓言圖書的出現,從而拓展寓言的天地,讓古老的寓言煥發生機,成為新時期人們的最愛。
用問答的方式來創作寓言,就是要用問話來激發起讀者的好奇心,使讀者的閱讀目標更加明確和集中,這樣就強化了寓言題目的引人入勝之功能,讓每一個題目看起來不再平淡如水、相互重複。給問答寓言插上科學的翅膀,就更能夠把複雜的科學問題故事化、簡明化,讓讀者在簡明的故事中,明了輕鬆地領會科學奧妙。通過一篇完整的寓言,來回答科普領域的一個具體問題。讓寓言不再隻是單純地演繹哲理,而是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增加寓言的分量和厚度。使寓言不再顯得單薄,讓讀者從寓言的小小魔帶中,掏出更多有用的東西。使每一篇寓言除了哲理、教訓和諷喻以外,還有新的知識看點。在這裏,寓言與科學結合,就像植物的嫁接和雜交,雙方既保留了原有各自的基因,又使雙方都獲得了新的互補優勢。科普改變了自身平淡無奇的敘述,增添了寓言的哲理和深刻;寓言也改變了原來單一重複和固守,增加了誘人的趣味。通過科普和寓言雙方的結合揚長避短,讓寓言在文學的園地裏,更加枝繁葉茂,繁花似錦。相信這種插上了科學翅膀的問答寓言,能夠得到讀者的喜愛,期待著問答寓言能夠以特有的芳姿綻放在文學的百花園中。
王位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