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歌選集(2 / 2)

家乘單述同貫祖,族譜隻溯共條宗。

分多潤寡從天道,扶老攜幼繼古風。

睦裏和鄉德乃厚,三江四海遍親情。

丁亥九月九登白雲觀

忽訝白雲近,神宮萬樹環。

舉目賞古刹,意外見秋山。

客欲吟葭棗,人疑問吉簽。

趙公香火旺,玉鳳乏紙錢。

牛氏德澤厚,何緣少蘭衫。

昂頭紅樹外,大雁正南遷。

聲過入誰耳,心靜不留斑。

詩泉湧佳句,攜伴好登攀。

題香爐寺

遙攬香爐寺,淩空插柱天。

浪起大山動,風靜小橋懸。

河流黃不見,山色碧相連。

騷人恨才盡,畫手惜瞬間。

古賢寄傲處,孰人再慕先?

宏鍾送遠客,孤燈伴老禪。

夜來歸城去,提筆誦詩泉。

老榆

高山頂上落錢榆,雪打霜淩枝葉疏。

地凍三尺猶存性,風搖四季尚持初。

平心閱盡蒼桑事,素誌曲成歲輪圖。

不盼陳條抽勁穗,惟期後俊茂榮軀。

謁黃陵(一)

白須皓首謁黃陵,步履跚跚殿後登。

祭祖來遲思有愧,尋根未果恨無能。

連結墜緒心宜定,救起遺豪誌要恒。

薦血何分年老少,登堂照樣作交承。

(二)

鬱鬱橋山紫氣凝,淵淵沮水潦霧蒸。

人文始祖居其上,代代華人競嗣承。

2010年除夕短訊

忽忽時交候令促,悠悠歲替年輪歡。

千言萬語唯一望,但願同修聞道先。

2011年元日偶得二首

其一

好鳥林中有,達人世上稀。

要知韋編義,去訪孔仲尼。

其二

年逾七旬倒計時,登堂猶恨徑難知。

何期入室聞文道,少壯無緣老已遲。

觀黃河有感

其一

日見黃河逐日瘦,時聞車駕兢時肥。

資源殆盡有誰懼?後輩子孫望月悲。

其二

不廢江河萬古流,謊言一句幾度秋。

何故驚濤永不在,濃煙深鎖夏時候。

讀王冕白梅詩有感

霜戮千枝根係在,雨澤萬類應時新。

莫言梅苑香乾坤,桃李無花不算春。

賀肖王華新婚

一世姻緣百世修,今夕正好結良儔。

恩恩愛愛齊弘道,成已成人譽九立。

泥河溝做客有感

紅染枝頭綠染紗,棗林深處有人家。

門前總伴千年樹,屋後常依萬仞崖。

亂石弄去培新土,活水引來育嫩芽。

祖輩常享山水樂,遠勝京都官宦衙。

泥河貢棗味無窮

九九重陽遍地紅,老樹千歲屢年豐。

待客何須斟美酒,泥河貢棗味無窮。

黃河老棗正得時

陰陽造就一方土,精氣凝成萬葉枝。

告慰孝文北魏帝,黃河老棗正得時。

攬黃河峽穀春色

千裏峽穀萬壑丘,大浪滔滔天際流。

山厚自能生浩氣,水寬常可養清幽。

老樹新枝歲歲翠,新苗嫩葉年年稠。

人類若知物界事,永和日月共春秋。

9月28日祭孔隨想

功名富貴何堪圖,物欲橫流厭炎趨。

陋巷深林訪隱士‘講堂學府求鴻儒。

十年義教培新秀,半世勤讀範聖模。

進退得失心不累,浮雲來去常如無。

嶽麓書院偶得

嶽麓堂前謁聖賢,桑田滄海事如煙。

緒墜該接時難遇,灰寒應救期又愆。

唯楚有材成舊史,於斯為盛待新編。

弦歌複震道南地,華夏重開禮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