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主要參考文獻(2 / 2)

[25]邱澤生,劉祥林,吳曉強.基因工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26]阮力,汪垣,強伯勤.新型疫苗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

[27]芮玉奎,羅雲波,黃昆侖,等.近紅外光譜在轉基因玉米檢測識別中的應用[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5,25(10):1581‐1583

[28]孫明.基因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9]孫汶生,曹英林,馬春紅.基因工程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0]沈珝,方德福.真核基因表達調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1]沈子龍,廖建民,徐寒梅.轉基因動物技術與轉基因動物製藥[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2,33(2):81‐86

[32]童克中.基因及其表達.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33]王廷華,景強,Pierre Dubus.PCR理論與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4]吳冠雲,方福德.基因診斷技術及應用.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

[35]吳乃虎.基因工程原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36]吳乃虎.基因工程原理.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37]熊宗貴.生物技術製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8]薛達元.轉基因生物風險與管理——轉基因生物與環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39]楊汝德.基因工程.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40]楊珍珍,李萍,王崇英.T DNA介導的基因誘捕技術及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的應用[J].植物學通報,2008,25(1):102‐120

[41]應丹平,張恒木,陳劍平,等.提高轉基因植物安全性的策略[J].浙江農業學報,2007,19(2):130‐134

[42]張惠展.基因工程.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43]張佳星,何聰芬,葉興國.農杆菌介導的單子葉植物轉基因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2007,2:23‐26

[44]張獻龍,唐克軒,等.植物生物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5]周濤,韓彧,鞏偉麗,等.活體動物體內成像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7,11(1):69‐74

[46]朱守一.生物安全與防止汙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

[47]《中國國家生物安全框架》課題組.中國國家生物安全框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