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重生
雙方爾虞我詐,一方想要接近並奪回匕首,另一方同樣也希望他接近,但是卻為了趁機製服,兩人想法一致,目的卻完全不同。
中年人不著痕跡的移動,但嘴上也沒停,繼續說道:“但誰也沒有想到,時隔幾千年之後,這把匕首會被幾個盜墓賊重現人間,並最終經過一係列的角力之後,落到了我的手中。
根據介紹,死者墳墓的主人為當時秦王親兵的後人,當時皇宮中一片混亂,墳墓主人的祖輩趁機藏起了匕首,當時荊軻刺殺秦王失敗,被親兵當場格殺,荊軻心含不甘和怨恨,閉目前曾發誓,願用自己的生命和魂魄重新鑄灌此匕,願後人得到此匕後,弑殺秦王,掃滅一切黑暗與邪惡,還天下蒼生以太平。
匕首傳至墳墓的主人時,已足足過了500年,當時正是三國時期,同樣的戰亂不斷。墳墓主人喜文厭武,為了避免戰爭,舉家逃向荒山,卻不料山上竟有山賊,除了墳墓主人自己,一家老小全部遇難,目睹家人慘死,墳墓主人已完全歇斯底裏,他舉起此匕首怒目圓睜,不管山賊的嘲笑,衝向了人群,卻不料一向身體孱弱的他拿起匕首後竟有如神助,屠盡山賊30餘人,在最後一個山賊倒下後,他也帶著滿身傷口力竭而亡。
但是沒過幾天,他卻被山雨淋醒,周邊山賊的屍體也還都在,自己手中也還握著那把匕首。醒來後的他隻覺得**難耐,隨手捧喝了一些窪地中的髒水,就踉踉蹌蹌的下山而去,碰到村落中人一問,此時距離他殺山賊已過了半月有餘。
但當時他一心沉浸在失去家人的悲痛中,並未多想。又過了一年有餘,他從喪親之痛中慢慢緩解,開始細想當時的遭遇。
他不就不善武力,卻能屠戮30餘身手敏捷的山賊,自己也覺得事有蹊蹺,思前想後,把整個環節重新梳理了一遍,方覺匕首的不凡,忽然想起,當初祖先留下此匕首時曾以錦布包裹,放於一個盒子中,隻因為後來家境變遷,祖先後人不再習武,便也不再將此匕首當回事,但是當時盒內有一白紙,突兀的與此匕首放置在一起。此人考慮再三,決定回到老家一探究竟。
又過了一年多,墳墓主人終於找回當時盛放此匕首的盒子,那張白紙依然靜放在內。墳墓主人取得一幹物品後,細細研究,嚐試各種方法試圖解開迷雲,但都未能遂願。三年後,就在此人已經開始放棄探尋此匕首的秘密時,偶然的機會,此人不小心劃破手指,血濺在紙上,不曾想紙張上卻有文字顯出,此人大為驚異,便以血浸濕,文字逐一浮現而出,才終於解開了這個驚天之謎!
原來此匕首竟然是當初荊軻所用的匕首,自己的祖輩竟然是當初秦始皇的護衛,雖然自己的祖先與荊軻立場不同,卻也敬荊軻為一代英雄,便偷偷收藏此匕,介紹中更提及了當年荊軻臨死前的遺願。最終,秦王死於疾病,匕首的去向直到今天才算謎底揭開。
時過境遷,當年的秦始皇早已是一堆塵土,但是此匕首卻擁有了別樣的能力,本來墳墓主人家人已去,自己也是心如死灰,但得此匕後,感激與此匕的救命之恩,便每日燒香祭拜,隻希望能夠平凡的了卻此生。
但時值戰亂,平常人家又如何能夠避免?不久之後,戰火便燒到了他所在的地方,他不願充軍,也不願受到壓迫,無奈之下又拿起匕奮起反擊。上一次使用時正是他剛失去家人,處在極度的悲痛中,行為歇斯底裏,對於周邊的感知也基本不再,但此次不同,他為了自保,在自身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再使用此匕,發現了此匕的非凡,此匕不但削鐵如泥,而且極為輕便,更像是富有靈性般能夠自行帶動手臂的揮舞來阻擋敵人,僅此還不足以表達它的神奇。
此人發現,此匕在每次擊傷敵人後,竟有一股熱流自匕首傳到手掌中,熱流更是能傳遍全身,一掃疲勞,甚至能夠恢複傷勢,這人拿著匕首就越戰越勇,終於擊退了來強行征軍的士兵,之後再次遠走,遠離塵世。
再後來三國鼎立,戰事減少,他也不願在回歸市井,便當起了獵人,久而久之,對那把匕首的掌握越是精通,發現匕首吸收熱流的效果不光是對人,對動物一樣有效。”
講到這,中年人離雪蛇的距離已經足夠他出手,此時他的眼中再沒有半點戲謔,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冷漠與冰寒,語氣也不再高昂,慢慢變的平緩,但是他卻沒有急於出手,而是仍然講道:“無論匕首的力量再神奇,也抵不過歲月無情的劃磨,雖然最終,他死了,但是他臨死時卻已經達到了200多歲的高齡,我得到匕首之後,找了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對它進行研究,終於發現了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