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沒有想象就沒有作文——作文裏的“想”(1 / 2)

同學們寫作文時,動筆之前都要皺起眉頭想一想:寫什麼呢?怎麼寫呢?經過一番思考,然後拿出筆刷刷地寫起來。有的同學可能說:我沒想過,自己做的事還用想嗎?直接寫出來不就行了,還想什麼想。其實你已經想過了。“想”是腦子裏的一種活動,看不見,摸不著,速度極快,一閃即過,好多“想”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人們一切活動都是由大腦支配的,實際上是大腦裏的“想”支配的,不過時間太短了,人沒有感覺罷了。作文更是如此,離開了“想”就寫不成作文,可以說沒有“想”就沒有作文。

“想”有好多種,作文中最常用的有三種,一個是回想,一個是想象,一個是聯想。

先說回想。小學到初中這個階段,主要寫的是記敘文。記敘文就是寫人、寫事、寫景、寫物,最主要的是寫人和事。所寫的人和事都是真實的。既然是真實的,那就是已經做過的事。既然是做過的事,不回想是寫不出來的。為什麼同學們經常感到沒東西可寫呢?原因就是回想不到位,不是想不起來,就是想不周全。想不起來,沒東西可寫;想不周全,寫不具體,寫不詳細。回想也是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是寫到哪兒想到哪兒。比如寫“我的同桌”,首先回想,我的同桌有什麼特點,經過一番回想,發現同桌愛學習並且很認真,那就寫他怎樣學習吧。怎樣表現他愛學習並且認真呢,接著回想具體的事。如經常帶著書,有空就讀,聽課認真,做作業認真等。寫到具體的事時,又要回想,他是怎麼做的,如動作、神態等。這樣一邊寫一邊回想,一邊回想一邊寫,直到寫完作文。回想伴隨著寫作的全過程,形影不離。即使寫景、寫物,也需要回想。讓你寫“日出”,你總不能起個大早,看著日出再寫吧,而是要回想以前看過的日出景象,把它再現在大腦裏,再寫出來。又如寫“我的校園”,你不用拿著紙和筆在校園裏一邊看一邊寫,而是把平常觀察到的校園,通過回想再現在大腦中把它寫出來。看來,回想在作文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沒有回想就沒有事可寫。

但是回想有一個不足,就是做過的事隻能夠回想個大概,而無法把細節都回想起來。例如剛吃完午飯,能記住的是吃了什麼、跟誰一起吃的、味道如何,卻無法記住每個人在吃飯時的動作、表情、語言等細節,因為一般來說,那些細節對我們沒有什麼用,所以也不會花費專門的心思去記憶細節。然而,記敘文是要再現生活的原貌,生活的原貌恰恰是由細節構成的,沒有細節就沒有辦法讓筆下的生活生動真實。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細節來填充我們的文章,可是我們又不是電腦,記不住那麼多的細節,該怎麼辦呢?這時就要靠想象了。想象是根據生活經驗合理的設計,作家稱之為創作,因為作家可以根據豐富的生活經驗寫作。因為學生們通常生活經驗不足,觀察細節不夠到位,常常把真事寫的像假事。所以,在作文中僅靠回想還不能完成任務。回想隻能把做過的事、見過的事以及聽說的事重現到大腦之中,但這種印象是不清楚的,隻是事情的一個大概輪廓,要想把這種模糊的印象變清晰,必須靠想象來幫忙。比如寫“童年的趣事”,先通過回想找到童年時有趣的事。但這件有趣的事詳細的情況怎麼樣呢?時間已經過去很長了,完全地回想起過去的事是不可能的,隻有根據所有類似的有趣事進行合理想象,再現童年趣事的全貌。其實,寫記敘文無非是把日常生活中、學習中積累在大腦中的記憶印象重新加工、重新組合後,再把它寫在紙上。這正是:沒有回想沒事寫,沒有想象寫不細。

想象以印象為基礎。印象就像照片,如果我們麵前有一張以前的照片,我們可根據照片上的內容回想起照相時的情境,可是具體過程不太容易想起來,我們就可以根據之後照相的經驗,想象出當時照相的細節來。當然這個細節是許多次照相經曆的總結、加工和重新組合,這樣就把一張照片變成了一次具體清晰的照相過程。

想象有很強的概括性。想象的根據是回想,回想是根據作文題目限定的內容所進行的記憶大搜索,回想能想起很多相同或相類似的事,但就其中一件或幾件與作文題目限定內容完全相同的事來寫。而且具體的細節是想象對所有回想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得出它們共同的特征,並把這種特征附加在每一件具體的事上。例如把瓜果一類的果實總結一下,所有帶殼的果實都有核心部分,即“核”,也就是種子,往外是皮與核之間的部分,即“果肉”,最外麵是皮。因此,我們可根據果實,想象雞蛋的結構:蛋黃、蛋清、蛋殼,根據雞蛋想象地球的結構:地核、地幔、地殼。

想象可以不受任何限製。回想必須是已經發生過的事,而想象不局限於做過沒做過,它可以超越現實,超越時空。我們可以寫“二十年後的我”,可以寫“星球大戰”,可以寫現實中不存在的事。也就是說,你腦子裏能想出什麼,就能寫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