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風光(1)(3 / 3)

段正明把賈振清找來,把一大撂材料遞給他看。

“振清,執行局最近的工作滑坡,當事人反映的材料我應接不暇了,如果每件都由我督辦,還不如我自己辦了。”段正明認識到了這一點,當初批示隻是想引起承辦法官的重視,如果每件案件都要他批示,那還不如不批示,因為這種批示的嚴肅性權威性已經消失殆盡了。

“老一,我工作沒做好,自從分管刑事審判庭以後,我一邊自學刑事法律條文,一邊還要忙於看卷宗,對這一塊我不敢掉以輕心啊。我承認執行這一塊我有些鬆懈,這也是迫不得已。”

“我知道你也有苦衷,這不能怪你。問題已經出現了,關鍵是我們要想辦法怎麼解決。”段正明眉頭深鎖,顯然也是苦無良策。

賈振清見火候已到,想起崔玉彬請托的事,旁敲側擊地說:“老一,我想執行局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與沒有負責人有關,雖說你讓我負責,畢竟我還要分管其他工作。要是局裏有一個人具體負責就好了,哪怕是讓一個副局長主持工作,幹得好到時扶正,幹得不好換人,這也是對幹部成長的一種考驗。”

賈振清一下子說到段正明的心裏去了,他找賈振清來就是要與他交換這個想法,怕賈振清有看法,才讓他負責不久又要更換,這不是嫌他工作不力嘛。現在賈振清主動提前說了出來,是窺破他心中的秘密,還是自己的獨立思考,不得而知。段正明故意裝作很感興趣的樣子,問道:“那麼你看誰合適呢?”

“我看崔玉彬年輕,頭腦靈活,他現在這樣萎靡不振就是對我們用人上的不滿,如果真要把他推上去,相信他一定會幹好的。”賈振清認真地說。

段正明大吃一驚。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平素對崔玉彬毫無好感、用盡一切機會說盡他壞話的人現在居然提出用他。在賈振清未說出人選之前,段正明猜他一定會說是胡大海,因為胡大海與他是鄰居,而且平時關係一直不錯,自己對他的印象也很好。賈振清這是像古代賢臣鮑叔牙一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嗎?還是最近被崔玉彬收買了?段正明最近因為妻子生病和崔玉彬就交鋒過兩次,這個崔玉彬跑起官來花樣迭出,給段正明印象深刻,這個人怎麼能用呢?

“這個讓我考慮一下。”段正明想崔玉彬平素作風不好,在院裏“臭名昭著”,這時候用這樣一個“帶病”的幹部,不吝於是李高亭第二?

賈振清何等精明,一下子看出段正明的態度,其實他這也是投石問路,他不會為了一個崔玉彬犧牲自己的地位。請托的事不成,大不了那一萬元錢還給他,要是為這點小事與段正明鬧分歧對自己不利,雖然段正明是即將屆滿的人。但段正明即便屆滿也是到人大政協任職,大小是個市領導,而崔玉彬實在算不上什麼東西,權衡利弊,還是要站在段正明一邊,以他的意見為準。崔玉彬不就是一萬塊錢麼,現在哪個像他這樣的領導還差錢呢?!

“老一,我那隻是個人建議,其實用這個人我也有顧慮,對這種有劣跡的人一定要慎重。老一,你還沒說你是怎麼考慮的,你覺得誰好就是誰。”

段正明沒想到賈振清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這個人讓人捉摸不透。於是說:“我想在胡大海、朱海鵬、趙一舟這幾個人中選一位,職務是副局長主持工作,級別不變,等成熟了再扶正,主要是配合你工作。具體哪一個,你拿主意,黨組會上定。剛才你提到崔玉彬,確實讓我嚇一跳,這個人為跑官的事到我那去過兩次,被我拒絕了,還好你隻是個人看法。”

賈振清也嚇了一跳,沒想到崔玉彬到段正明那走不通才轉過來求自己,幸虧自己沒有堅持,那樣就被段正明看出自己收了他好處。現在段正明讓自己從這三個人中選一位,是意有所指的,這個人就是朱海鵬,段正明這麼做玩的是礙眼法,這個老家夥玩了幾十年政治,也爐火純青了。

“老一,如果讓我選,我看中朱海鵬,就怕別人說是你的秘書,年紀太輕提拔太快,在背後對你頗有微詞啊。”

段正明嗬嗬地笑了起來,說:“就你能搞‘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我就不能?這個年輕人原則性強,能吃苦,就是經驗方麵欠缺了點,不過既然年輕,可以學嘛。既然你同意了,我們倆意見算一致了。明天黨組會上大家再議議,看可還有更合適的人選,我們不能搞一言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