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帝國由來(1 / 3)

1584年3月18日,沙皇伊凡四世病逝,留下了兩個兒子,長子叫費多爾,是第一個妻子安娜所生,幼子叫季米特裏,是伊凡四世的最後一個妻子所生。按照長幼排序,由費多爾繼承了沙皇皇位。費多爾生性懦弱、智力低下,才能平庸。他在幼年時曾被伊凡四世強迫去觀看特轄軍殺人的場麵,因此而嚇破了膽。從此整天擔心被特轄軍加害,躲在修道院中祈禱,祈求上帝保佑他的性命,他因此獲得了“膽小鬼沙皇”的綽號。他平生最喜愛的事就是敲教堂的鍾,或者觀看小醜在他麵前擠眉弄眼的滑稽表演和相互廝打,根本不理朝政國事,國家大權逐漸被費多爾的妻兄、禦馬監鮑裏斯·費多羅維奇·戈多諾夫把持。

鮑裏斯·戈多諾夫是韃靼人的後裔,出身顯貴,善使計謀,他將妹妹嫁給智力低下、昏庸無能的沙皇費多爾,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取而代之。他比照克裏姆林宮的樣式擴建自己的住宅,並且安排了一套與沙皇宮廷生活相似的禮儀,在自己的家中接待外國使節。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把沙皇費多爾的弟弟季米特裏及其生母瑪麗婭·納加婭趕出克裏姆林宮,遣送到遙遠的烏格利奇皇室領地。他利用宮廷矛盾,把他的政敵叔伊斯基和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一個個地除掉。

1591年5月15日早晨,謫居烏格利奇的瑪麗婭·納加婭突然聽到窗外婦女們的尖銳的叫喊聲,便急忙奔到院子時。眼前的可怕景象一下子把她嚇呆了:她發現自己的心肝寶貝,9歲的季米特裏僵臥在血泊中,喉嚨已經被割斷,身邊橫放著一把帶血的長劍。瑪麗婭認為是戈多諾夫派宮廷司書皮加哥夫斯基刺殺了季米特裏。聞聲趕來的保衛人員把皮加哥夫斯基及其隨從亂刃砍殺。由莫斯科派來了以瓦西裏依萬諾維奇·叔伊斯基為首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會找來季米特裏的保姆和乳母。她們供認:當天早晨,季米特裏與幾個同歲的朋友在院內做“插刀入地”的遊戲,這個遊戲的玩法是玩者把手中的長刀投向遠處鬆軟的土地,看誰能夠一次將刀尖插入地裏。據在場的季米特裏的保姆和乳母說,就在季米特裏手持長刀準備遠投時,他的老毛病“羊癲瘋”突然發作,他跌倒時手中所握的刀尖正好刺中他的咽喉。調查委員會最後認定:季米特裏皇子死於偶然事件,而非暗殺行為。皇太後瑪麗婭因故意擾亂朝政而被送往女修道院剃度為尼,她的親屬和許多烏格利奇的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但是戈多諾夫派人謀殺季米特裏的傳說一直流傳了下來。

1598年1月7日,沙皇費多爾病逝,由於他沒有子女,而且季米特裏早年喪命,因此留裏克王朝到此終止。

國家不可一日無君,費多爾死後,宮廷中爭奪皇位的鬥爭異常激烈。兩大勢力的代表人物分別是鮑裏斯·戈多諾夫和羅曼諾夫兄弟。羅曼諾夫與沙皇費多爾有姻親關係,其中這個家族最長者費多爾·尼基弟奇·羅曼諾夫在貴族和在一部分城市居民中有很多的擁護者。誰當沙皇?兩派勢力爭執不下。當司書謝爾卡洛夫來到克裏姆林宮,提議由領主杜馬最後決斷時,在場有人高喊:“鮑裏斯·戈多諾夫當沙皇”,“鮑裏斯·戈多諾夫萬歲!”這種情景使費多爾·羅曼諾夫非常難堪,他拔出佩刀衝向戈多諾夫,準備與他同歸於盡,隻是被手下人拉住才免於出現更大的衝突。

1598年2月17日,代表俄國社會各個等級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召開,會議的任務是為俄國選出一位沙皇,以續皇朝。俄國東正教總主教約瑟夫是在戈多諾夫的幫助下爬上總主教的寶座,因此此時他向縉紳會議提議由戈多諾夫繼任沙皇。受戈多諾夫控製的縉紳會議選舉鮑裏斯·戈多諾夫為沙皇。1598年9月1日,戈多諾夫在莫斯科聖母升天大教堂接受總主教的祝福,戴上了“莫諾馬赫皇冠”,正式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