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接受(1 / 1)

一連幾天渾渾噩噩的醒了睡,睡了醒。他有點兒不能接受,他這是什麼情況?難道像小表妹經常說的,來個什麼穿越?他也是穿越了?不是靈魂的嗎?他這是神馬情況?整個身子穿過來了?

而且,這個李民,從長相,到口音,再到所住的地方,樣樣都符合自己爺爺的信息。莫非真的是了?

亂了,自己年齡居然比爺爺還大一輪多。夭壽哦,日子沒法過了。就這樣,李少傑這幾天體重明顯的瘦了下來。同時,李少傑也看到了自家的曾祖母,她是位溫柔賢淑,敦厚和氣的母親,自己幾歲的時候,還是有點印象,見過。未見著曾祖父,聽爺爺說,外出當兵了,像是在冀中那邊打仗了。還見到了二爺爺,那個總是掛著微笑的老人,比爺爺小了五歲。現在才十歲,也是個討人愛的。爺爺曾說,自己還有個妹妹,老家裏以前上芒朝(蘇北沿海地區,海水以前沒治理,淹了村莊),糧食吃不上,還小就餓死了。現在沒有見到姑奶奶,怕是已經不在人世了吧。

“小夥子,你叫啥名?”曾祖母進了屋,看見李少傑在發呆,怕他想不開,就給打個岔。

怎麼回答?終究是在心裏演習排練了幾次,但是有人問,還是一噎。愣了下,逼迫自己冷靜,回答道,“大娘,我叫王少川。”

“哦哦,叫少川呐。今年多大了?看你年紀輕輕的,十八有沒有?”

李少傑聽了這話,臉不紅,心不跳的道,“剛滿十八。。”

誰叫他長著不老的臉,加上本來就是當兵的,長期訓練,稍老點,也是人之常情。

“真可憐,這麼小出來當兵不想嘎(意思是家)嗎?”

“我沒家了。現在是個孤兒了。”本來就是孤兒嘛,這個世界哪有他父母。

“對了,你的隊伍呢?你要回去嗎?”

“飛機失事了,怕是就我一個人生還。這幾日,我老是想不起來自己在那兒當得兵。”

“那就在這兒住下吧。”曾祖母像是做了很大決定一樣,畢竟家裏有兩個孩子,雖沒了老人服侍,但還是入不敷出。都是緊巴著日子過。眼前這孩子比兒子大不了多少,也是可憐見的。大不了自己以後再多做分工。接著又和少傑說道,

“家裏孩子他爹和你一樣,也是個當兵的。常年不在嘎。東奔西走的,全家人老是吊著個心,現在又有好幾年沒回來啦,也當他死了。”

“大娘,別難過,沒收到村裏給的東西,就證明大叔還在。”

“咦?是嗎?”

“是的啊,若是死了的話,有隨身物品或是遺體送到家屬手裏的。至今沒收到,就說明還活著。”

“嗬嗬,是嗎?那真是太好了,老天保佑了。爭取打個勝仗嘎來就好了!”見曾祖母忽然間的容光煥發,連眼神都是亮的。想來對曾祖父存了點希望的。農村出身的曾祖母,帶著質樸,典型的以夫為剛。這個年代,在農村都是先結婚後戀愛,曾祖母也是,結婚前沒見過曾祖父。結了婚了,就一心撲在丈夫身上,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慢慢的,也就愛了。

李少傑,曾經還在感慨,自己也要走上,先結婚後戀愛的老套路線了。

之後,又和曾祖母聊了一會兒,曾祖母便走了。可能是親人的關係,他一點都不拘束,反而覺得很舒心。讓他原本煩躁的心,漸漸塵埃落定。既來之則安之吧,以後就叫王少川了。

忽然,他想起來了,現在是1937年,看著天氣是應該是夏季,七七事變是不是發生過了,還是還沒發生?趕忙起身,跑出屋外,想兩三分左右大的菜園地走去。不用說,爺爺肯定在菜園,因為他一大早說要種點青菜。

“李民,李民!”大呼爺爺的名字,還是讓他一陣虛,大逆不道的感覺。

“就尼?(蘇北的方言,幹嘛)”

也虧得李少傑進場聽爺爺那蘇北話,恰好現在也派上用場,不顯得局促。不然真沒法和曾祖母溝通。

“問你下,今天是幾號了?”

“西元年7月5號,咋啦?”李民扔下手裏的鋤頭,走到李少傑身邊問道。

李少傑隻是搖搖頭。曆史他沒法改變的。無從下手,七七盧溝橋事變馬上就要爆發,曾祖父現在在冀中的話,那離北平基本上是不遠了。戰爭首先波及的肯定是那裏。雖未聽爺爺正麵說曾祖父是什麼時候離世的。想來也是因戰而死吧,不然怎會有爺爺這麼個兵痞?

若是曾祖父這次在劫難逃,全家也隻能接受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