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是秦朝的大將,對朝廷忠心耿耿,屢建大功。
陳勝、吳廣起義後,章邯受命討伐。由於軍力不足,章邯便把刑徒和官奴也組織起來,在他的調教下,這支拚湊起來的隊伍也頗有戰鬥力。
章邯性情直率,不喜諂媚,他對當時掌控了朝政的權臣趙高也不逢迎,還私下對人說:
“秦國以武立國,如今趙高專權,怎麼能讓人信服呢?”
有人便將此事報於趙高,惹得趙高十分惱怒,他為了報複章邯,竟對章邯的大功視而不見,更無封賞之意。
項羽崛起後,章邯和他交手多有敗績,他為此向朝廷頻頻告急,不想趙高為置其死地,不僅不派兵援助,還把他的告急文書一律扣壓,從不向秦二世稟報。
章邯連連失敗的消息,有一天終於讓秦二世知道了,他大驚失色,立時慌亂膽寒。秦二世身邊的太監對秦二世說:
“章將軍勇冠三軍,若他有失,秦國就危險了,陛下將怎樣對待他呢?”
秦二世怒不可遏,說:
“章邯深負皇恩,罪該萬死,他還想活命嗎?
太監搖頭說:
“章將軍如今已是敗軍之將,必心多惶恐,鬥誌有失。陛下既依靠他殺敵保國,就不能任性責罰他了,否則他懼禍投敵,陛下豈不更加危險?陛下若能忍下氣來,略作撫恤,章邯不見陛下怪罪,他定能定下心神,再為秦國建功了。”
秦二世於是再找趙高議論此事,趙高故作驚訝地說:
“章邯此人自高自大,向來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他從不上報軍情,原來是想脫罪啊。這樣的人不加責罰,哪能顯出陛下的天威呢?”
秦二世又來了怒氣,便要下詔指責章邯,有的大臣上奏說:
“時下國家危難之秋,章邯實在是不可多得之良將,這個時候不求全責備,對誰都有好處。一旦詔書降下,萬一章邯投敵,陛下豈不得不償失?”
趙高在旁陰聲道:
“皇上賞功罰罪,理所應該,章邯若心懷異誌,正好可將他除去。他若為忠,又怎會因皇上責罰而叛敵呢?”
秦二世於是下詔,對章邯大加指責,言辭甚厲。章邯接詔,又氣又怕,一時六神無主。長史司馬欣前去鹹陽替他探聽消息,一住三日,也無法讓趙高召見他。他從別人口中知曉這其中的緣故,於是趕緊返回對章邯說:
“趙高對將軍有心排斥,看來無論你有功無功,都不免遭他陷害了。如今皇上下詔責罰,也一定是趙高從中作梗。”
章邯大吃一驚,情緒更加低落,他徘徊多時,哀歎不止。
值此時刻,趙將陳餘派人送書前來,勸他反叛秦國,信中說:
“白起、蒙恬都是秦國的大功臣,可他們的下場卻是被賜死。將軍為秦賣命奮戰,到頭來卻為趙高陷害、昏君猜忌,其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天意亡秦,如將軍認清形勢,反戈一擊,不但無有災禍,還有除暴濟世之大名,何樂而不為呢?”
章邯見信落淚,久不作聲,司馬欣長歎一聲,出語說:
“皇上不識奸佞,反責忠臣,這太讓人心寒了。這不是將軍欲反,而是不得不反啊,將軍就不要猶豫了。”
章邯自感走投無路,於是向項羽投降。秦朝失去大將章邯,更加速了它的滅亡。
識時務者為俊傑,章邯的反叛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和一個新朝代的建立。這與薑太公助周滅商是一脈相承的,擇主依時而變,不但順應天理,而且對己有利,這種兩全齊美的事,對於有“心機”的人來說是不難選擇的。
8.把握時機,才能越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