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開始上課!”
楊炎往講台上一站,環視一周,道:“上次給你們留的課業回去都好好思考了嗎?”
“思考了!”
孩子們稀稀拉拉的回道。
“壇經有雲,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幡動,一僧曰風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你們說說看,他們三人誰說得對?”
楊炎的話音落下,掃了一眼下麵的孩子們,隻見幾個孩子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怕被點到名的樣子,唯獨朱標,小臉上寫著期待。
“陳標,你來說一說。”
聽到楊炎的點名,朱標應聲站了起來,認真回道:“學生覺得,慧能法師說的是對的,因為人是活的,唯有心動才可以感覺到風在動,帆在動。”
楊炎聽罷,卻是微微搖頭。
“慧能不對?”
“難道是其他兩僧是對的?”
朱標怔住了,而其他孩子則是議論紛紛。
“他們都錯了!”
楊炎道:“或者說,他們都是片麵的!”
???
都錯了?又都是片麵的?
朱標和孩子們被楊炎的話說得一愣一愣的,就連那幾個平時貪玩的孩子都忍不住豎起了耳朵。
隻聽楊炎繼續道:“風吹幡動,大家都能看得見,難道慧能看不見嗎?”
“並不是!慧能當然也看到了風吹幡動,難道他的心不動,風幡就不動嗎?也不是!慧能的意思是,風依舊在動,幡也依舊在動,隻是我不去理會他們罷了!”
“這是一種佛理!”
“從佛理的角度來講,他這句話無可厚非,但從認識這個世界的角度來講,他就片麵了,以一己之心去概括了一切!”
“風動和幡動,就算慧能不去理會它,就算慧能認為它不動,但它並沒有受到慧能想法的影響,仍舊在按照自己的規則在動。”
“可是,單單是他們兩者在動嗎?不是!看的人在動,心也在動!”
“風吹幡動,人因為心動,所以才能感受到風動和幡動!”
“風,幡,人心,他們都是互相聯係的,而且他們都是處於動的狀態中,單獨說他們其中一者或者兩者在動,那就是片麵的!”
其他孩子們聽得有些茫然,而朱標卻是聽得目光湛湛,止不住點頭。
楊炎繼續道:“事實上,世界萬物,不僅僅是互相聯係,而且還無時無刻不處於運動當中。”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絕對?也許有同學會說,你看我現在坐著的桌椅就不會動啊!”
“但實則不然,你們想想,桌椅是不是處於一天天的老化當中?所以,它們是不是也時時刻刻處於變化當中呢?隻不過變化的幅度小,我們感受不到而已。”
孩子們紛紛點頭。
楊炎繼續道:“大到茫茫宇宙,小到顆粒塵埃,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和變化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也沒有脫離運動的事物。”
這句話,孩子們聽得多少還是有些茫然,但小朱標卻聽得津津有味。
楊炎很喜歡陳標這個學生。
不為別的,就因為陳標這個學生聰慧,總是能夠去接受和理解他說的一些東西。
楊炎道:“所以,今天這一課,我們就來講一講,我們所在的世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然後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的去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