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最有名、規模最大的古玩市場,燕京潘家園舊貨市場在華夏現代古玩圈子裏的地位那是絕對的舉足輕重。
“登長城,吃烤鴨,逛潘家園。”這已經成為了國內外遊客逛BJ必不可少的三件事!
潘家園市場雖然是在199年才正式成立,到現在也不過才二十多年的時間,比起琉璃廠、老東安市場的曆史差得遠,更是和西皇城根下、朝陽門外、德勝門外的北曉市、宣武門的西曉市、崇文門外的東曉市逛等這些燕京的老八大鬼市沒法比,可到了現代,老八大鬼市就不了,知道這個名字的外地人幾乎沒有幾個,就連燕京人對八大鬼市的了解也僅僅是限於傳,琉璃廠、老東安市場這些舊貨市場在名氣上卻是要遠遠落後於潘家園。
別看潘家園舊貨市場成立的時間晚,可潘家園的發展速度卻是其他古玩市場無法望其項背的。
個毫不誇張的話,潘家園舊貨市場在華夏如今的古玩圈子裏,就好像麥城之於綠教教徒,梵蒂岡之於主教教徒。
燕京城的人都知道,偌大的燕京城永遠有兩個地方都是人頭攢動,一個是紫禁城廣場,那裏所有的人都仰著頭看升國旗;另外一個地方就是潘家園,這裏所有的人都低著頭尋找國寶
玩古玩的,這一輩子要是沒去過潘家園,那會讓別人笑話的
楊靖時候跟著外公來過幾次潘家園,不過那個時候他還,對潘家園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了,隻是隱隱約約的記得那裏的人很多,地攤也很多。
可是今當他乘坐出租車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這裏已經與記憶中的模糊印象大不相同了。
這裏的人要比記憶中的多得多,盡管今不是周六,不是潘家園大集的日子,可這裏的人依然多的讓人有些頭暈目眩。一眼看過去,烏泱泱的全都是人頭,耳朵裏充斥的全都是討價還價的聲音
楊靖是從北門進的潘家園舊貨市場的,一進門他就沿著順時針的方向開始逛。
不過逛了半圈之後,楊靖就大失所望。
真的是大失所望,因為楊靖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這裏的氣氛並不如傳中的那麼火爆。
這裏的遊客雖然很多,但大白的,很多攤位卻是空的。就算有的攤位開張,但買賣看起來似乎也並不多火爆,楊靖甚至還不顧犯忌,在幾個攤位詢問了一下價格,結果老板也是愛答不理的。
這個時候楊靖這才明白那句“淩晨出貨有盤算,是真是贗看修行。”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其實經過這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在真正的行家已經很少會在光化日之下光顧這裏的攤位了,常在潘家園走動的老主顧和攤販都清楚,隻有周末那兩才是正兒八經的出活日。
潘家園舊貨市場周一到周五的經營時間是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六點,而在周六大集和周日這兩,開市經營時間則直接提前到了淩晨四點半。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周六和周日這兩才是“鬼市”開市的日子。
由於古玩交易這一行的“水”太深,想在潘家園淘換到有價值的舊物,必須在周末“鬼市”時來。每周就這兩的行家才多,好藏品也多。販們自然能賣上價錢,買家自然也能淘到真貨。若平時來逛,真貨相對較少,基本是瞎耽誤功夫。而販們平日出攤也隻是把高仿、高贗擺出來當做紀念品做做遊客和外國人的生意,白了就是懵買懵賣。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才造成了現在的這種看起來火爆,但其實很尷尬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