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三章 失望與收獲(1 / 2)

在裴大師家裏楊靖收獲了七把單壺,雖然數量不如在朱大師家收獲的紫砂壺多,但這七把單壺都堪稱裴大師生前的精心製作,任何一把壺拿出來都是絕對的精品,極具收藏價值。

當然,楊靖收購的價格和收購朱大師作品的價格是一樣的,都是三百一件。這個價格也讓裴大師的長子格外的高興。

其實在八十年代初期,即便是當今紫砂藝界中的扛鼎人物顧景舟顧大師的作品,也不過是二百塊錢一把,如果是品相一般的,甚至連二百塊都賣不上。

而最關鍵的是,即便是這個價格,在這個年代能夠一口氣大量購買的人也極少,像眼前這個剛剛回國的歸國華僑能夠一下子拿出兩千多塊錢來購買自家的七把單壺,這在之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別人不知道,可裴大師的長子是最清楚自家情況的。自己過世的老爺子雖然名氣極大,可去世之後的這六年間,家裏一共也不過是隻賣出去五把壺,平均一年還不到一把呢。

如果不是這個年輕的歸國華僑,父親親手製作的這七把壺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賣出去呢。

三百的價格,可謂是皆大歡喜。

楊靖把包裝好的七個盒子心翼翼的放進了三輪車的車鬥中,然後拉著朱老爺子繼續前進。

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顧景舟顧大師家裏了。

朱大師和顧大師可謂是至交好友了,兩人本身就是一條街上的老鄉,朱大師雖然要比顧大師大十多歲,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之間的交情。

尤其是解放後,紫砂七老響應國家的號召成立了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兩位好友更是直接成為了同事。尤其是隨著紫砂七老中的其他四位先後過世,他們之中剩下來的這些人之間的友誼,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至於楊靖,當然也想親眼看一下顧景舟這位紫砂藝界中宗師級的人物了,能夠和這樣真正的大師見上一麵,楊靖自己都是深感榮幸。

但可惜的是,楊靖的願望並沒有達成,因為當楊靖拉著朱老爺子來到了顧大師的住所時,才得知朱老爺子竟然去省裏開會了。

要知道今年顧大師的歲數還不到七十,雖還沒有擔任宜興紫砂研究所的所長,但此時他已經是國家級的工藝美術師了。相比於紫砂七老中的其他六位,除了蔣蓉蔣大師要比顧大師一點之外,其他五位大師的歲數都要比顧大師大不少,其中四位更是已經辭世了。

所以,作為宜興紫砂行業的扛鼎人,平時顧大師的事情還是很多的,這不,前兩剛剛和大徒弟徐漢棠大師一塊去省裏開會,現在還沒回來呢。

顧大師不在,這讓楊靖很是失望,但因為有朱老爺子在,楊靖此行的目的倒是沒有落空。

作為顧大師的好友,朱大師到了顧大師家裏就和到了自己家一樣,顧大師存在家裏的那些紫砂壺,朱大師也都了若指掌,他知道那些能賣,哪些不能賣。

兩位大師彼此之間的住的地方距離並不遠,隻要是沒事兒,兩位大師就會湊在一起聊商討,所以對於彼此的想法和作品,兩位大師都非常清楚。

製作紫砂壺是一件很費心力的事情,當然,也會耗費一定的錢財。這些大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們也需要吃喝拉撒睡,自然也得需要一定的資金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