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雲門(1 / 2)

前往白雲山的官道上,三兩馬車不急不緩的走著,每輛馬車上都有十二名十歲到二十歲之間的少年男女坐著,最後一輛馬車上端坐著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麵容平靜,整個身體隨著馬車的搖擺而動,似乎與周邊少年沒有區別,一樣受到顛簸之苦,但其氣色紅潤,呼吸平緩,雙目有神,精力充足,與其他少年區分開來。少年身邊緊挨著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幾乎靠在其身上,麵色泛黃,雙眼疲憊,渾身無力,就差隻有進氣沒有出氣了。此二人就是獲得通過進入白雲門的李泉和李興。

“哥,怎麼還沒到呀?”李興又一遍問出從上路就開始提的問題,李興也沒打算讓李泉答複,自顧自的說道:“哥,你說白雲山大嗎?咱們住的地方會是是什麼樣子?還有……”

李泉則沒有回答李興的問題,這小子隻是坐車無趣,閑下來幻想而已,隻是有一個傾訴的對象就可。從三河鎮出來已有半個月了,今天傍晚就可以到達白雲山腳下的白雲鎮。他們將會在這裏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上山。從三河鎮出來的人一共有七個,之後的是在路上與其他城鎮相彙合後上車的。按李泉計算,半個月走的路相當於前世從廣州到上海走陸路。李家村在最西邊,白雲山在中部地區,如今還沒有走出一半的雲山郡,可想這個世界之大。

這些天來,李泉想的都是修仙的事情,自己沒有靈根,而靈根到底是什麼卻不清楚,但修仙的資質需要靈根,那就像摸骨判斷習武資質一樣。習武資質練習太極之後慢慢改善,那麼靈根是否也能改善呢?還有骨骼經脈可以判斷習武資質,靈根是什麼?怎樣判斷靈根?靈根是有什麼決定的?這些都是問題,而李泉沒有任何資料與信息。現在李泉最想做的事就是翻遍白雲門的典籍,看看能否找出線索。

“到了,到了”李興將沉思中的李泉喚醒過來,此時車隊已來到了城門前,看著眼前的門樓,和北京故宮的前門很像,隻是小一號。車隊有人已將一個令牌一樣的東西向門前的差役出示,之後車隊隨著人流在差役恭敬的目光中向鎮裏駛去。白雲鎮明顯比三河鎮大得多,人口相對密集許多,也熱鬧許多。在城鎮裏東拐西走一陣後來到一座龐大的宅院門口,而此時周邊也還有很多與李泉他們相似的馬車停在這裏,也都是年輕的少男少女。吳執事就是為李泉他們摸骨的中年人,那天夜間,中年人讓他們在路上可喊他吳執事。而那兩位仙師回客棧後就沒有再出現過,吳執事似乎早知如此,沒有任何過問。

此時,吳執事叫他們下車,之後站成一列,有其帶頭向庭院走去,在門口將一份名單與令牌交給了庭院的記錄人員,之後來到了一個類似四合院結構的庭院中,這其中還有其他帶隊的人員存在。吳執事在一所房屋門前的台階上站定,看著眼前的三十六人站好後說道:“你們今天晚上就住在這裏,明早會有人來帶你們上山,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有什麼要問的等到明早來領你們上山的人時再問他吧!我先在這裏祝各位好運能拜得內門之中。”說完向大家稍一拱手就扭頭向門外走去。

大家都還有些不知所措,還都站排立在屋門前。李泉看了看,拉著李興不急不緩的向房屋中走去,大家一看也都明了了,各自拿著包袱向房間湧去。這是一件很大的屋子,屋裏兩邊都是大通鋪,中間是過道,屋內還算幹淨,但有些黴味,可見是長久無人居住所致。李泉和李興是第一批進來的,一看後,李泉立馬拉著李興在靠近窗戶處占了兩個鋪位。院中有井水,清涼無比,之後就是一夜好眠,當然這隻有李泉如此,其他人都興奮到半夜,這還是由於半個月的趕路勞累所致,使得大家經受不住疲憊而睡去。

第二天一早洗涑完不久,就有三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出現,整院約有一百左右的人,三位年輕男子也不多話,更沒給大家提問的時間,清點完人數之後就帶著大家上山。原本以為不久就可以到,沒想到光進山就走了一上午,眾人累的走不動,這時就會有馬車從後麵趕上來詢問是否坐車回去,沒有人願意回去,大家也都不笨,這是在考驗,回去了,要麼就是外圍弟子,要麼就是返回鄉裏。這當然難不倒內力充盈的李泉,但李泉還是不惹人注意的在中上遊慢慢前行。倒是李興,累的氣喘籲籲,渾身冒汗,看著這樣的李興,李泉也沒有出手相幫,不是不幫,而是一個人的意誌是幫不了的,你能為他打開一扇門,但卻無法決定其是否能走進去。李興為了能跟上並不快的李泉,也是要緊牙關緊跟其後,沒有李泉,自己更本沒能通過摸骨的測試,現在自是不想拖累李泉。半個時辰後,眾人終於發現自己開始登山了,坡度不陡,所以前行一陣之後才發現越走越吃力,同時地勢也在升高明白上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