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1 / 3)

操作30: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掌握AED的操作可以讓沒有經驗的搶救人員在需要時成功地實施早期除顫。

【適應證】

僅限於心肺驟停的患者。在使用AED分析心律前,患者必須處於意識喪失、無脈搏、無自主呼吸的狀態。AED可用於院內和院外(包括飛機上)。

【物品準備】

AED機器、一次性電極片、一次性手套、毛巾或紗布、麵巾紙、剪刀、備皮刀。

【患者準備】

1.將患者置於一個堅硬、幹燥而又遠離導電物的表麵。

2.脫去軀幹上部的衣服。

3.清除需放置電極的胸壁部位的藥物貼膜,剔除過多的胸毛,如需用剃刀應避免損傷皮膚。

4.用毛巾或紗布快速擦淨、擦幹皮膚。

【操作步驟】

AED有四大標準操作步驟:即打開機器、連接電極、分析節律和按指征除顫。具體為:

1.確認患者處於心肺驟停(無意識、無呼吸和無脈搏)狀態。

2.呼叫急救係統、設法獲得AED。開始CPR,直至AED到位。

4.將電極置於患者胸部的正確位置。從電極片的一側開始,穩固地將其粘合於患者的皮膚上。也可用前\|後法黏貼:即一片黏貼在心尖部;另一片黏貼在心髒後方、左肩胛骨的下方。

5.將電極導線與AED連接。

6.根據機器的配置,AED將自動進行分析(如全自動的AED)或提示操作者按“分析”(analyze)鍵。聽到“按分析鍵”(pushanalyze)的提示時按下分析鍵。

7.開始分析時,AED將交替顯示“遠離患者”(standclear)和“現在開始分析”(analyzingnow)的信息。分析過程一般持續5~15秒。此時不要接觸和搬動患者。

8.探測到需除顫的心電圖節律時,屏幕會顯示“需要除顫!”(shockadvised)並發出語音提示。然後開始第一次的充電。

9.充電完成,AED將交替出現“遠離患者”(standclear)和“按鍵進行放電”(pushtoshock)的信息。操作者應立即進行清場。

10.機器提示“準備放電”(shockready)同時放電燈(shock)亮,按放電鍵,AED將按設定的能量進行放電。如15秒內未執行操作,AED將自動解除放電指示。

11.放電後立即開始心髒按壓,按30∶2的比例進行2分鍾CPR後,再按分析鍵並遵循機器的提示進行操作。

12.如機器探測到不需要除顫的節律,屏幕將顯示並發出語音提示:“不需要除顫”(noshockadvised),有些機器會發出“開始CPR”(startCPR)的指令。按30∶2的比例進行2分鍾CPR並遵循BLS的標準流程實施搶救。

【注意事項】

1.AED僅限於沒有反應、沒有呼吸和沒有脈搏的患者。

2.除顫時間對於除顫的成功至關重要,每延誤1分鍾,搶救成功率下降7%~10%。因此要盡早獲取AED。

3.在AED分析節律時,不要移動和碰觸患者,避免周圍的電子通訊設備的幹擾,以免幹擾分析或產生錯誤的指令。

4.應確保心髒位於兩塊電極片的中間。避免直接將電極片粘在藥物貼膜或植入的裝置上。如果裝有永久起搏裝置,則應距離該裝置至少25cm以上。AED放電時有可能對植入性的電裝置產生幹擾或導致其功能失調,除顫後應檢查該裝置的功能情況。

5.肥胖或乳房較大的患者,應盡可能將電極片置於胸部較平坦的部位;較瘦的患者應沿著肋骨及肋間隙的輪廓放置電極片,從而使粘合緊密。避免電極片與皮膚之間形成氣穴或縫隙。

6.AED可用於1歲以上的兒童,建議用兒童專用的電極片。如沒有,也可用成人電極片代替。如果成人電極片太大,可以前後放置,切忌2個電極片進行接觸或重疊。但不能將兒童電極片用於成人。小於1歲的嬰兒不提倡使用AED。

7.AED的大部分操作由機器自動完成,但需要操作者進行人工清場。如果除顫時有人與患者、床或任何與患者相連的導電材料接觸,部分電流將通過接觸的人體傳導而有遭受電擊的危險。放電前,操作者應確保沒有人與患者、床或其他導電材料相接觸,以免造成傷害。

8.不要將標準除顫儀的除顫板放在AED治療電極或心電圖的電極上,不允許AED電極相互接觸或與監護電極、心電圖導線、敷料或皮膚上的斑點(痣)等相接觸,否則在除顫時可引起電弧形成、皮膚燒傷以及電流從心肌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