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雨量等級的劃分(1 / 1)

“小尾巴,氣象知識不僅普遍存在於日常生活中,而且出現在古詩詞中。我問你,‘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中的‘細雨’是什麼類型的雨啊?‘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中的‘白雨跳珠’又是什麼類型的雨?”

當當滿不在乎地說:“這不簡單死了,‘細雨’不就是像細絲一樣的雨嗎?‘白雨跳珠’意思是天空降下的雨珠像珍珠一樣落在地上。”

叮叮一撇嘴:“你的回答是驢唇不對馬嘴,我問的是雨量的等級啊。”

當當伸伸舌頭,做個鬼臉:“逗你玩,這樣簡單的問題我小尾巴就不知道嗎?以後給我來點兒有難度的。”

“小丫頭,三斤鴨子二斤嘴,我還不知道你幾斤幾兩。”叮叮知道是當當嘴硬。

當我們在收聽或收看天氣預報廣播時,常常會聽到“小雨”、“中雨”、“中到大雨”等名詞,這就是雨量的等級。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麵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和流失,而以積聚的深度來確定的。我國規定以毫米為深度的單位。雨量的等級根據二十四小時內降雨量的大小劃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陣雨等幾個等級。

小雨:降雨量在10毫米以內,雨滴清晰可辨,落到房頂和硬地上不四濺,雨聲緩和淅瀝;通常需兩分鍾後,方能完全潤濕房頂和硬地,水潭形成很慢。

中雨:降雨量在10~25毫米之間,可聽見沙沙的雨聲,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到房頂和硬地上略有四濺,水潭形成較快。

大雨:降雨量在25~50毫米之間,大雨時,雨落如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房頂和硬地上四濺可達數厘米,雨聲如擂鼓,水潭形成極快。

暴雨:降雨量在50~100毫米之間,路上有積水。降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間的叫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地勢低處受淹。

陣雨:指陣性降雨,雨點較大,時降時停,強度變化急劇,下雨時天空陰暗,有時忽然開朗,露出晴天,有時還伴有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