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巴,你臉上怎麼陰雲密布啊?還在生氣呢,嘿嘿,剛才開玩笑的,別介意哦,我給你講個笑話吧。”叮叮看著當當說,“一個外地人初次來到上海,正值梅雨紛紛,不由得抱怨起來:‘上海的雨真多!’有人告訴他:‘現在是梅雨季節。’外地人非常吃驚:‘沒雨季節尚且這樣,有雨季節還了得嗎?’”
當當聽後笑了。叮叮也長出一口氣。
梅雨是指從我國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常常出現的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頻繁的陰雨連綿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梅雨”。又因這時溫高、濕重、雨多,器物容易受潮生黴,故又名黴雨。
梅雨的成因是由於每年大約5月下旬至6月上旬,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與南方北上的暖空氣彙合形成華南準靜止鋒。到10月中旬,暖空氣勢力增強,準靜止鋒北移至江淮地區,形成梅雨鋒。由於來自南方的暖空氣夾帶大量水汽,當遇上較冷的氣團時,便會產生大量對流活動,又由於冷暖勢力相當,以致鋒麵停留在江淮地區。
梅雨時節,氣溫較高,雨量豐沛,十分有利於水稻、蔬菜、瓜果等多種作物的生長。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逐漸摸透了梅雨的脾氣,合理地利用了這個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為人類造福。